每首古诗都有一个故事,每句词都有一段传奇,在当下流行语层出不穷,大家都在追赶潮流的时候,我想静下心来仔细感受古人的诗词之美。
春天的时候,我们来到野外看见角落里那不起眼的藕紫色的豌豆花,你可会想起伯夷叔齐的《采薇歌》,“登彼西山分,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分,不知其非矣。 ”走在雨雪交加的归途,又会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端午时节,遥想屈原独立江边发出这样的怒吼:“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寒冷的河水边,又是否会想起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当我们豪情万丈想要有一番远大抱负时,耳边响起汉高祖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几个知己好友举杯畅饮抒发情怀理想时,是不是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三国曹操的声音。
当我们来到辽阔的草原,一曲苍茫的《敕勒歌》,是来自风云激荡的南北朝的声音。“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仿佛打开了1500年前气势恢弘的历史的画卷,短短27个字,装点了诗词的国度,让中国诗词在诗经的纯真、在楚辞的绚烂之外有了另一种气质。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千里蜀道是诗仙李白从长安回家的路,一首蜀道难说尽了这条道路的艰辛和崎岖。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有飞流直下3000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清晨,那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春天,李白在长江送别友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我们偶尔看到几间茅草房子的时候,诗圣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就会浮现脑海。杜甫每一首诗都充满家国情怀,被人们称作诗史,似乎他是活在他的诗里面,诗里写的都是他的人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让人触目惊心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杜甫我更感到诗词对人类真是莫大的安慰,在颠沛流离之中,诗人竟然还能够有心思写诗。这也许就是诗词的力量,更是文学和艺术的力量。
年近半百的孟郊终于得了功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母亲,写下了这首感动千年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千多年来,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这样的场景里,带着母亲准备的行李与母亲挥手告别,此时我们已经长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李清照……那些璀璨的名字闪现在我们脑海的时候,宋朝的诗词如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给我们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每到中秋思念亲人时就会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到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朝偏安后沉沦于奢靡的生活,大家早已忘记了亡国之恨,一个弱女子在经过乌江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在刀光剑影里,一个能在文学的领域横扫六合的词中之龙, 一个能于万人军中气吞云海的人中之杰的辛弃疾,想当年,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元曲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从形式上看,元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更典雅含蓄,读马致远的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像在欣赏一幅通俗的水墨画,一个孤苦的旅人跃然纸上。
整个明朝一直内忧外患,在诗词歌赋上没有给后人留下太多华彩篇章,但是在抵御外寇的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是他12岁时的作品,“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完美的体现了他的生平和人格。戚继光的《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道出了明朝的衰落是无可挽回的。
虽有康乾盛世,但因文字狱,文人生活的环境非常不易,也只有纳兰性德等几个为数不多的拔尖词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仓央嘉措的直白让人心碎,让人热泪盈眶,朴实生动诗里面不乏很有哲理性的思想闪现,“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鸦片战争爆发后,龚自珍听说林则徐被发配的消息愤然辞官,写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925年刚刚离开长沙的毛泽东发出这样问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35年10月,已经转战万里的毛泽东带领7000红军战士来到六盘山,回顾沧桑的过往,面对未知的前途,毛泽东毅然写下了豪情万丈的诗词,“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是一位政治家、一位诗人的胸襟和抱负。
解放后毛泽东来到武汉横渡长江时又写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完成了古典诗词的现代转型,把中国古典诗词用来反映当代生活,他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他又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度,但他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度。”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心境读这些诗的时候感悟也会不一样。今天我在读这些诗词的时候,试图用这些诗词串联起中华命运的历史轨迹,找到岁月砥砺之后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