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夕,朋友圈少了很多秀恩爱的,多了不少晒娃的温馨、闺蜜间的相聚,还有那些努力搞钱的励志瞬间。听说七夕在古代是闺蜜的节日,她们结伴出游,比拼手艺,秀技术,好像确实跟爱情没什么关系。
说起爱情,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壮,以及《孔雀东南飞》的无奈。这些故事,美丽却破碎,让人不禁感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爱情,在许多人心中,是美好而神圣的,渴望与良人共度余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但现实往往都不会如人所愿,你以为遇上了爱情,没想到却是个杀猪盘,你以为遇上了良人,没想到对方却要了你的命。
所以很多人对爱情又产生了恐慌,觉得不恋爱就不用花钱,不用动心,也不会受伤,甚至可以保命。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
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又想起马伯庸的《大医》里的三个主角,姚英子、方三响、孙希三人的情感纠葛中,让我对“爱情”产生思考。爱情,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不可或缺吗?
姚英子,富商之女,13岁造成上海滩第一起车祸,也因此遇到了心动的颜福庆,此后她便追随颜福庆的脚步,学了医,只为了能够更好地与颜福庆相遇,后来面对颜福庆已婚的事实,她没有沉溺在无望的爱恋中,而是被颜的医者仁心、坚定事业的精神所吸引。她选择了追随这份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医疗事业,终身未嫁。姚英子的选择,让我看到了爱情之外更为广阔的人生意义——追求个人的理想与价值,实现自我超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姚英子的人生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她为妇女儿童的医疗积极奔走,建立示范区,减少了产妇和幼儿的死亡率,如果说张竹君的不婚不孕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姚英子的不婚不孕是出自对事业的热爱,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爱情,显得更加的伟大。
孙希的故事,也像许多人在爱情路上的迷茫与挣扎。他爱的是姚英子,但爱而不得,以至于后面产生了两段烂桃花,都说马伯庸不会写感情戏,把孙希的爱情处理的不是很理想,两段烂桃花有点尴。但他想表达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孙希很像我们大多数寻爱的人,寻寻觅觅,却不断地失望,好在他也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依然成长成一个出色的外科医生,在民族大义前,他也守住了本心,展现了一个大医所具有的担当和风骨。
而方三响,他更像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对姚英子有着深深的爱慕,却无缘相守。但他没有沉溺在情绪里,也没有不婚不孕,而是选择了与爱恋自己的林天晴组建家庭,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最后全家在云南团聚,他的结局算是三人中最好的吧。爱情很美好,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吧,有时候会迫于世俗的压力而结婚,但在合适的时候,与合适的人携手共度余生,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看了三个主角的命运,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会在爱情中找到了归宿,有的人则在事业中找到了热爱,有的人在自我实现中找到了价值。爱情,从来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风景,它美丽而短暂,却不足以定义我们的全部。
爱情虽美,但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不管是投身事业、追求个人梦想,还是与合适的人共度一生,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