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自己有些丧的时候,便格外有想写东西的冲动。
因此及时的去捕捉这一刻也显得尤为的重要。那我能够把这种冲动称作为一种灵感么?虽然上学期文学概论课上有讲到灵感的定义,我也知道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能说全是,但我暂且固执地认为它就是。
丧从哪里来呢?
那我把主要因素归结为练车。
今天练车的状态有些不好,从一上车便是如此,所以倒车入库也是歪歪扭扭,一把,两把……我,我在车上干了啥?我自己真的也是看不下去了。相比于昨天的练车,反倒觉得倒退了许多,这是一个让我觉得挺失落的地方。虽然也一直在提醒自己没关系目前自己的稳定性还有待加强,可当车真的倒不好的时候,这种丧的感觉就像是乌云一样笼罩在我的世界里,这时一阵风的吹拂赶走了乌云,但风又走的很快,一会儿乌云又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好的感觉直接影响着我去做其他事情的心境。
一想到这个,内心的巨大障碍就像一块坚硬的大石头摆在我的面前,我……无法逾越。
我就……挺难过的。
妈妈今天上班休假,这是我回家之后第一次看到妈妈休息,难得的机会,于是去陪她逛街买各种用品。
其实我哪有什么心思逛街噢,一路上心不在焉的。一路上就觉得很疲惫。殊不知,练车的挫败感竟然这样深入的影响了我的生活。
经过教练面前的时候,其实内心的底气就自动地减少了几分。确实啊,他也和我说了挺多的,包括一同练车练的比较好的师兄他们偶尔也在一旁指导提醒着我,我也很感恩他们这些善意的关怀。但从“听”到“做”这个过程中我并不能很好的转换,纵使在极力使自己吸收。
当最后一把车练完的时候,教练在远远的看着我。我无法清楚的看到他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但其实那个时候自己内心的恐惧感已在起浮不定,纵使,我必须要勇敢地去面对属于我自己的现状,于是我朝着教练站着的那个方向走去。
“我就是过来找你挨批的 我做好准备啦”看似开玩笑的和教练说着,其实内心深知这玩笑背后认真的意味。
迎面而来的,确实也是我想的那样,看到了他的无奈与失望。在经历一番说教之后,教练更多的是给我缓和思考的练车策略,他说的这些我从刚练车那会儿便听到了,一遍一遍,一遍一遍,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无法像他说的那样去做到。
教练说“车都是练出来的。”
“等到你顿悟的那一刻,你就会爱上开车的!”教练眉眼夹笑说着。
我……
那一刻……
那我啊,也期盼着我顿悟的那一刻,赶紧到来吧,为我的打卡计划提上日程。
以上文字编辑完于2019/07/20 19:37
殊不知,距离今日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打开便签,这大段的文字描述场景仿佛就如昨日重现。
似乎这种感受真的如题头所说“冲动”,当时的想法多少夹杂着自我情绪,因此文字也会因为这份情感而更加细腻。
距离考试也越来越近了。真的是越怕什么就越梦到什么。睡个午觉竟然都梦到我在练习上坡定点的场景,哈哈,我也是够了。
想起昨日在练最后一把车的时候,教练说的那些话,真的是暴击啊。每一次的失落,总会让我低入到尘埃里去。
其实这一个多月练车带来的更多感受是丧。所以也期待着考试的赶紧结束,我不想我的生活就这样被束缚着。也许是对教练的说教不理解,也许是对旁人的指点不接纳,也许是自己接收能力次之,也许是对自己的不够自信……
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种感觉给我带来的痛苦。内心的调节和适应也从来不是那样说说容易的。以及后来的种种,通过各种事情的发生,看到自己背后的想法。一切一切,倍觉内心竟是个如此强大宽阔的东西。
因此呀,这些问题也一直贯穿着我的暑假生活。想啊想,让自己不断清晰和通透。
吹着口哨往前走吧,我沮丧的朋友啊。虽然发生了很多事,但天上的星星美丽依旧。
嘿嘿,我对自己说。
这是昨日摘录下的一个句子。(哈哈虽然我也没发生啥事,那我就更要吹着口哨往前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