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要始终树立强烈人才意识,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大力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一流环境”,真正做到“筑巢引凤来,论道群英汇”,吸引各类人才近悦远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营造“站位高而近实际”的政策环境,助推人才“近悦远来”。政策是“撬动”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强力杠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要始终把党管人才放在首位,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谋划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人才措施。要加大人才放权松绑力度,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保障、评价、激励、流动机制,制定互利共赢的引才政策,创造良好引才环境。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守正创新,系统梳理现有人才政策,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新政,逐步形成符合发展实际、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激发人才工作内生动力。
营造“尽所能而惠安居”的服务环境,助推人才“落地生根”。好的服务环境是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的关键。只有画好精准服务的“同心圆”,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要紧贴创新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要从人才引进、培育、使用、评价、流动、激励,以及鼓励自主创新创业各方面完善配套措施,全力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妥善解决人才安居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听取意见建议,在感情上“厚爱一分”,在工作上“高看一眼”、在解难上“多帮一把”,让本地人才扎根故土,让外来人才宾至如归。
营造“多举措以展拳脚”的发展环境,助推人才“开花结果”。多渠道传递求贤若渴的诚意、重才爱才的决心、广纳英才的胸怀,不断优化以尊才为荣、护才为责、成才为耀、兴才为乐的社会环境。集行政之力、市场之力、社会之力,整合资源和服务功能,合理调配人才队伍结构。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在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架立桥梁,为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坚强保障。依托双创孵化基地,鼓励创新创业。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创新智慧充分涌流、创新活力充分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