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是复外一小低年级部资深老师,整30年低年级教学经验,课上用实例分享的方式讲解了入学初期的准备工作。
赵老师建议在孩子入学的第一个月由父母中的一个接送孩子,培养守时观念和带给孩子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
赵老师以实例讲述一位家长经常帮频繁迟到的孩子找理由,后来受家长影响,孩子到高年级会不写作业,一到考试就请假,而且像家长一样找各种理由,由此说明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
晚接会让新入学的孩子没有安全感,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受重视。
赵老师建议由父母中比较愿意、比较善于、比较有耐心的一方负责孩子的学习。
赵老师以实例(来源于她教过的孩子)讲解了陪伴学习中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孩子学习时,父母要看书看报等等,让孩子看到父母也在学习而不是躺床上玩手机。
赵老师以实例讲述一位有暴力倾向的新生的行为和其父母的行为,并给出建议。
赵老师建议父亲要多些时间陪孩子,而且是高效陪伴,不要边玩手机边陪。
赵老师讲解了父母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建议在孩子面前父母要保持友好新密的行为和语言。
赵老师以实例讲述一位在高年级时不记作业、不写作业、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她的父母虽然是高知但只在周末陪娃,结果导致孩子行为异常。
赵老师特别强调养成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不忘带东西的习惯。她说每年入学初期学校保安会非常频繁帮家长把学生忘带的东西送到各个班里。她会教育孩子,保安的工作是保证学校安全的,而不是专业送东西的人。
再一次强调细节的重要性,说明孩子在学习中的“马虎”并不是简单的马虎,而是没关注到细节、没掌握细节。
课后提问中,关于“学前班”的问题,赵老师从两方面做了回答,学习方面要看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可以跟着小学上课的进度走(我个人理解是专注力好,知道什么是上课)是没有问题的,小学课上会有反复练习、测验等等强化学习内容的过程;行为习惯方面,在学前班孩子可能会比较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可能会相互模仿。总之上不上学前班还是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
学前准备这堂课实例内容非常丰富,赵老师讲的很生动,作为家长很受启发,我所记录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另外11月3号的绘本阅读课是由复外一小有着2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语文组教学组长德老师讲的,由于绘本实例讲述,无法分享。大致内容是绘本阅读不是单纯的看图念字,基本顺序是由孩子看图上有什么、猜故事——家长讲故事——家长讲一些词和行为的潜在含义——指读——故事拓展(包括改编故事和角色扮演),绘本可以反复读,沉浸式阅读。德老师从高考阅卷到小学语文学习的几个方面延伸到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听完课后个人感觉绘本阅读从选书到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