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所以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大学、博士,花了10多年、20多年的时间,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在学习、练习,在完成习作,却不是创造出“产品”。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
可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大家咀嚼下这段文字,一定要勇敢上路,坚持实操,实践中观察摸索,慢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启蒙方法。抛却功利心,重视过程。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精益创业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勇于自我修正。人们总是对自己的产品敝帚自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克服对它们的溺爱,对它们不断地打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了。”一个善于听取批评的人,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他没有断然舍弃过去那些错误付出的勇气,他便会把这些错误继续下去,去赌一个小概率的正面结果,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简单总结下,还没有开始的事情,往前勇敢行进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审慎思考。发现错误或不足有修正并重新构造的勇气。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即刻行动。有些事情牵涉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并且原本就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掉,那就需要我们从长计议。这时第一步一般是做计划,做计划虽然主要是构思工作,但也是行动的一种。而这种构思也是可以立即做起来的,与其他的事情同时做也未尝不可。比如,你在洗碗、拖地的时候,脑子里去构思一些重要事情的计划,就是一举两得了。按照思维研究者刘未鹏老师的话说,是利用了“暗时间”。所以对于复杂的事情,即便表面上没有立即行动,但你还是可以尽早地预作准备。
我们可以利用洗碗拖地做饭的时间听讲座、或者构思一些重要事情的计划,就是一举两得了。一定要利用好『暗时间』,很多灵感甚至是一觉醒来涌现的。坦白说,有时候冲澡的时候我都在考虑孩子目前的一些表现、状态,如何帮助她更好的保持兴趣,如何改变一成不变的思维和行事风格。像塞车时间、排队时间等,朋友们都可以利用起来构思计划…“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按照这个框架去理解个体的产品是什么,就不难了。比如,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可以算作产品。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东西都太“小”、太简单了,不能算作产品。确实,它们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产品,可把它们当作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比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如此一来,你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我个人对文字比较敏感,这段话我曾经分享给几个朋友。这句话简单来说我举个例子朋友们就明白了。比如我们第一次上台演讲,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做足准备但不免忐忑不安,但是分享过后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之后,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然后就可能作出更复杂优秀的作品,随着慢慢积淀,你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养出来。
我是日记星球的34号星宝宝,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27期蜕变之旅。有兴趣快快加入我们,你一定会收获巨大。这是我的第701篇日记,你看或不看,我都在写,你写或不写,时间都在流逝。唯有文字承载的记忆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