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魏徵传》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段时间重温中国传统师道,感触颇多。大凡有智慧的学习,都可以让一个人看见自己的真心,或者回到初心甚至调整初心。
“师道”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为师之道,二是指教师的地位、作用以及尊师的风尚。在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或者说,传统文化对于一位教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要求呢?
首先德行要美好。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和根本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强调应该正确地看待命运,强调修身养性、积善行德和人的命运之间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关系:一个人在自己生命历程中,只要持续地改过迁善、立善行德,就能够趋吉避凶,有余庆而无余殃,从而把握自己的命运。
基于这样的理念,传统文化就由以人为本,自然地迁转到了以“德”为本。以“德”为本,就要敬德,崇德,黾勉行德,积善累德。周人甚至提出要“疾敬德”,也就是要调动自己的全部潜能、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急切紧迫地向德趋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朝德迈进,快速提升自己的德性和德行。教育教学、读书学习,就更是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变化气质,涵养性情,学会做人之道,明白事理,懂得如何为人处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意识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都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以身作则、以己示范,是比给学生一大堆规则、反复进行道德说教更为有效的教育。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环境,通常都规模较小,人数较少,师生朝夕相处,相互熟识,共同建立起了人文教育所必需的亲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品质、人格、习惯和处世态度,就会时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其次是学识丰博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起码的学识,教学活动根本就无法开展。所以,古人在强调一个教师要“行谊谨厚”时,也要“文义通晓”;在突出“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同时,也指出“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绝对必要;在说明教师必须“以身率人,正心术,修孝弟,重廉耻,崇礼节,整威仪,以立教人之本”的同时,也强调要“守教法,正学业,分句读,明训解,考功课,以尽教人之事”。归结到一点,就是要经明行修、品端学粹、品学并称、文行俱美,或者说是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拥有丰博的学识,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所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作为教师“祖师爷”的孔子,他好学的精神、丰博的学识和他以身作则、以己示范,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师德,共同构筑了“万世师表”的风范。他不仅通晓并有能力整理和写作《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化典籍,而且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面对博学多通的孔子,人们一方面由衷地感佩,称颂“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另一方面把他当作一部百科全书般地请益问疑。汉代的扬雄在《法言》中直接说:“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三是尽心敬业
教师的工作量无法精确测算,教学质量也难以准确考核,教学效果更是要多年乃至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教师工作效益隐性而不是显性、长期而不是即时的工作特点,也就要求教师还要求有对自己工作的忠诚,对东家信任和托付的负责,对他人子弟前途乃至家族命运的郑重。
敬业就是崇敬自己的职业,不苟且,不懈怠,以一种敬畏的态度、一种虔诚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忠于职守,把自己的职业和一种高远而神圣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全身心地忘我投入,努力做好分内的事情。一个教师,实在是一个家族“数世所依赖”。这样看来,教师的工作就不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他人前途命运的神圣事业。
教育是需要有爱心和热情的工作,是一项必须投注全部心力的事业。如果缺乏对于教育事业的敬重与热忱,缺乏对于教育对象的热爱和负责,以简单的完成任务、应付差事的心态从事这一工作,就是不称职、不合格的。
四是善教有方
在中国古代,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如何教,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产生学习的兴趣,从内在产生一种驱动,自我强迫地走进教育的过程之中,变“要我学”而为“我要学”,而且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有着直接的关联。
善教有方因此成为教师的重要品质,师道的核心内容。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会教、善于教。一个教师,如果能有效运用这些文献中所总结的原则和方法,就属于善教。如学习礼仪与习惯养成、讲说故事与日长月化、认字仿写与识字教育、诵读为主与记忆教育、作诗作对与写作教育、歌谣舞蹈与游戏放松等内容。这些原则和方法,贯穿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既是传统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指导了千百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