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芳华》我想问:为什么做一辈子好人不容易
电影《芳华》最近票房大卖,成为了目前中国文艺片票房第一名,为什么这个电影热卖,一定是其戳中了观众的某个痛点,这个痛点就是经历过电影背景下那个年代的人的怀旧情怀。关于年轻人的怀旧情怀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电影,前些年赵薇拍摄的《致青春》、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等,但是市场上的确缺少关于中老年人怀旧的片子,冯小刚的《芳华》就是戳中了这部分观众的需求。《芳华》自上映以来,中老年人纷纷走进影院。据调查数据显示,《芳华》带来的中老年观众增量拉动影院人次增长17%,更带动影院收入增长20%,在目前的12.7亿票房中45岁以上的观众贡献了近4亿的票房。
然而今天要讨论不是电影票房和影片定位问题,而是影片的男主角的遭遇给大家带来的一些启示问题,微信朋友圈和身边的朋友,不管是看过电影的还是没看过听别人说的,随口就说这个电影给人的感受就是好人没好报。其实这并不是电影要宣扬的观点,同时刘峰最后的结局也不能说就是好人没好报。
刘峰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活雷锋,因为一次表白被大家误会,结果遭到处分,原来所有的好,大家因为这一件事都忘记了,没有人肯出来为他说一句公道话。通过刘峰的遭遇,引出了两个疑问,一,为什么刘峰的好大家会习以为常,一直做好事,时间长了大家觉得那是应该的?二,为什么做一辈子好人不容易?为什么刘峰的一件被大家认为的“不好”导致了忘记了所有的好。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也许你曾经多次帮一个朋友的忙,他觉得理所当然,一旦你有一次没有帮他,他可能会非常生气,以至于多年以后他只记得你曾经拒绝帮他,而可能会忘记你帮过的忙。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疑问。
为什么刘峰的好大家会习以为常,认为是应该的?
这个背后的答案,源于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刺激适应(SensoryAdaptation)。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的外部刺激(不论是电击,还是金钱给予),最终都会被“适应”(也就是让人无感),当然你总做好事,时间长了,也会让人无感,习以为常。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特别多,大学新生宿舍里如果一个人特别爱给大家打水,一开始大家会非常感谢,但是时间长了,大家就没有感觉了,成了应该干的了。网红也是一样,开始非常火,时间一长新鲜感就没有了,产生所谓的“审美疲劳”。
下面来看看第二个疑问?
为什么做一辈子好人不容易?一次的“不好”导致了忘记所有的好。
我们先看一个实验。多伦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经济学专家在中国的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和工人们做了一次实验。当然,工人们不知道自己是受试者。在一周开始的时候,部分工人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奖金。而告知另一部分工人,本周你们有80元奖金,但是如果完不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
同样是完成任务多拿80元奖金,但是却有区别。在第二组工人看来,奖金已经是自己的了,关键词是“失去”。这里面就涉及一个心理学定律叫“损失厌恶”。人们总是害怕失去而喜欢获得。实验结果也证实,第二组工人完成的情况更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人们损失厌恶呢。神经学家研究发现,一旦人们意识到损失的时候,大脑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杏仁核,就兴奋了,而这个区域一旦兴奋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感情。通过实验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情感。心理学对这一现象成为负面偏见。
这就解释了电影男主角刘峰因为一次表白误会让人们产生了负面感情,让大家形成了负面偏见,导致之前的好大家却忽略了。有一个调查也证实了负面偏见的观点,问题是:假设给杀人犯立功赎罪的机会,让他们去救人,请问你认为一个杀过人的杀人犯要救多少人才能弥补他的罪过呢?调查结果显示为25人!
通过刘峰的故事,我们不是强调谁对谁错,更与好人是否有好报这个命题无关。我们想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得到一些启示,减少一些负面偏见。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人一直做好事的不容易,同时对这样的人要时常怀有感恩之心。
其次,对时常做好事的人,当他偶尔犯个小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予宽容,毕竟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最后我想说,芳华易逝,请珍惜每一个当下,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