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科的一名理科生,闲时喜欢读书,事实上我从小就挺喜欢读书。然而我读书时总是过分认真仔细,导致我有时候读书读得很慢,有时候读着读着就难以为继,干脆束之高阁,于是很多买来的书也都布满了灰尘。我深深被一种想法束缚着,就是我不能跳过作者的任何一处文字片段,以防止错过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而错过了心灵的滋养或是自我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我也追求很严肃的书籍,一度对什么快速阅读的技巧丛书嗤之以鼻,对那些快速阅读的人不以为意,深信他们只是走马观花而不实际。但经历了长达几年的阅读时光后,细细反思自己的读书收获,才渐渐有些明白自己的读书可能是采取了一种低效死板的方式。我过分仔细,结果往往不观全局,只是时而划线,很快就忘记了书中内容,一本书读完之后,良好的感觉欺骗了我,直至我完全忘记书中的内容,只记得书籍名字作为向外吹嘘的资本,瞧瞧,这本书我读过哎,。对于自己读书方式拘泥而最终收获不多的境况,我心中感到惭愧。我还是不喜欢什么速读技巧,认为那不适合我。这种想法在我终于忍受不了自己的书桌上囤积的大量书籍后开始发生转变,我有幸看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指导书籍,并从中汲取到了可靠地经验,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阅读速度,也有效改变了自己的读书拖延习惯。这本书是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作者本人是一位职业书评人,也是独立撰稿者。我用书中建议的方法为本书做了摘录。
1.读书的目的在于1%的邂逅
2.书籍的分类1,不必读的书2,可以快速读的书(十分之九)3,不可以快速读的书(十分之一)
3.良好的习惯法则:规定阅读时间为60分钟,最初30分钟读不必快速阅读的书,余下的30分钟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4.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超过10天。(避免厌倦,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必要条件)
5.早起阅读:计划早上7点读书,设定闹钟6点49 开始读书 7点闹钟 结束阅读
6.转变读书心态:从为记而读到为写而读。摆脱仔细阅读的束缚,区别重要的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
7.快速深入的阅读,开始于摘录。阅读时随时摘录,尽量短小精悍——一行采集.将一行采集做成摘抄集录,再次浏览挑选“一行精华”。
8.两个笔记本,一个记录“一行采集”一个记录“一行精华”(先记下日期,书名,作者,然后摘抄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用30到40字左右的篇幅写下“一行评论”)。
9.以12本书为单位,定期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思考:
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
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
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以此看清自我阅读偏好,明确后续阅读书籍的大致方向,确定自己的意向。
10.从12本书中选出最佳的一本,再从一年历次选出的最佳中,选出最佳中的最佳。
11.一行评论一页纸记录6本,两页记录12本,选出最佳,标出星号。
12.一行采集的用纸可以用普通的复印纸,记录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的笔记本或日记本需要细心挑选
13.看小标题;忽略作者自述;跳过事例看结论;跳过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14.提高阅读速度(流水式阅读)的方法:
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书籍最初部分的阅读方式可以决定阅读速度的90%)
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读了序言和目录之后还是难以判断哪些部分是必读的再尝试此:开局——结局,避免漏读有价值的部分)
步骤三: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明确自己想获得什么,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包含关键词的段落可以作为一行采集的素材。只阅读包含关键词的部分或把包含关键词的小节仔细读一读,可基本把握大致内容
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15.不会遗忘的阅读(不求记忆的阅读)快速阅读,用笔记录而不是划线。
16.多读的方法:
使读书成为生活的规律,每日必读,“一周六本”,余下一天定为非读书日,仔细品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而不必顾虑时间。找出一日策划一周必读书目。自由日制定下一周的读书计划。在用来书写一行评论的笔记本或小册子上,预先写好6本书的书名,只等着填入摘抄和评论。如果你的房间一角堆着很多重要的书籍,那么请立刻确定好阅读这些书籍的顺序和时间;
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从自己本来并不感兴趣的书中获得感动,才是阅读的妙趣之一;
正确阅读不能快速阅读的书。读书目的有二,一从商务类书和时下新书获得事实和主张从而获得自我提升二在故事和情节中追求心灵愉悦。读前者时不忘读后者以保持内心平衡。
以上是书中的摘录,并用了一些自我的语言做了总结性质的改动。作者对于读书的态度很清晰,那就是读书和音乐一样,对于生活并不是必不可晒得,但是读书的最好境界是不必要却能从中体会到丰富的愉悦感,读书不应作为修行,注意不要抱着“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目的而读书,正如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语录:人不应用有意义的事情束缚自我,而应多做有趣的事情。因为那些在我们的意识中被认为是有趣的事情,我们都难以真正坚持下去,最终不了了之,只有那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从而推动我们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掌握以上的速读技巧,对于每个爱读书的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时间资源宝贵而有限,学会甄别有价值的内容对我们而言显得愈发重要。在学习和深思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持包容性的态度,避免偏见的陷阱。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是可观的,虽然我写的并不那么吸引人,因为我在阅读了很多严肃的书目后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规范化性格。希望所有热爱智慧的人都可以得到更多的智慧,世界因分享而进步——致道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