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别人家的孩子都考前五名,你呢?”“别人家的孩子都上清华北大了,你呢,不入流的学校”“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是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别人家的孩子……
在有些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无可挑剔的,自己家的孩子就像烂泥扶不上墙。很多时候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很苦恼的,甚至会出现仇恨心里。
我上中学时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妈妈拿我的成绩,做家务等一系列方面和邻家女孩进行对比时,我告诉她家庭情况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人的性格不一样,没有可比性。我还告诉妈妈,如果真的那么喜欢邻家女孩,干脆让她做你的女儿好了。同样的,邻家女孩妈妈总是在她面前夸我,说我性格好,不随便发脾气,羡慕我妈妈有我这样的女儿。于是乎,我和邻家女孩儿的关系就发生变化了,从要好变成仇视,不忿。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不能过分看中或者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老师也不能只在班级树立个别榜样。因为这样做并不一定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那种被边缘化,被仇视,被嫉妒的感觉真的不好,能够让榜样觉得高处不胜寒。有些学生在面对榜样时,给自己内心设限制,总觉得超过榜样是不可能的,甚至觉得是无可超越的。举个例子,一次考试过后,我给学生来成绩分析会,当提到某某数学是最高分时,鼓励学生努力向最高分进取,结果一学生说我本来就没有他学习好,超不过他是应该的。还有家长也是认为那谁谁谁是能随便就超过的么。其实这真的在无形中就给学生判了刑,也在无形中让学生觉得自愧不如,没有更强大的心里去赶超甚至是超越。
怎么办呢,不如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班级学习的榜样,可以是学习,手工,画画,体育,劳动等各方面的榜样,让学生明白自己也有特长,也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此外不要让别人家的孩子像标签一样贴在学生心中,不要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教育他今天的自己比昨天进步了就可以,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