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尔夫过去生活的二十几年里,他的生活水平本质上其实没有太高的提高。
希尔夫是作者的朋友,是一名下班前一小时就要思考晚上定什么加班餐的普通程序员。
希尔夫经常思考生活水平的问题,会想“为什么理想的生活和现实会有那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通过购买一些电子设备,学习新的技能,和购买不动产能够弥补的。就好象一只仓鼠在跑圈中,仓鼠想着跑出眼前的这个跑道,它盯着眼前几厘米远处的跑道,迈开腿跑着,它想尽快跑完,所以提高速度。这样跑有尽头么?从笼子外的角度看,它就是一只可怜的仓鼠,它没有意识自己在跑圈中。路的尽头是脑中虚幻出的美好。仓鼠永远跑不到路的尽头。
这个差距让人感觉很无力,毕竟在作者看来希尔夫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应该过着理想的生活。就象我们中大多数人一样的积极青年。如果奥特曼打怪兽中除去一些无关痛痒的细节,每集之间的故事主线有多大的差距?每一集的故事就像我们中一个人,集与集之间,人与人之间,从生活水平上,故事梗概上会有多大的差距?
希尔夫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如果眼前的情况是一个问题,那么问题处在哪里?
在一番对于教育,制度,家庭的抱怨之后,他冷静下来,他开始想:”除了抱怨,还能做什么?”
他幻想自己是漫画里的男主角,被某种虫子咬了之后,能够成为蜘蛛侠一样的超人。这样一个突然事件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是否有一种能够激发体内潜力的能力,如果不能意外获得,那是否能够习得。
幻想过后,希尔夫开始正经思考解决的方法了,他自言自语说到:“如何才能在未来理想的生活?为了实现需要做什么,如果不能实现,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是什么?如果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后,理想生活出现的概率就会变大。” 这是一个思维的升级呀,之前希尔夫想的是如何达到目标,做着那些可能达成目标的事情,学习,工作,培训。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希尔夫觉得自己就是跑圈中的仓鼠。因为还是无法看到跑道的尽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