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来源于学校,而道德品质大多来源于家庭。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财产,也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但是如果每一位父母把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好的人生经验和品质积累下来,留给孩子,那么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新的光芒。
那么反之呢?你想过没有?先剖析一下我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承担责任吧?
最近这几天,我发现女儿在一些“症状”前,总会先说“不怪我”或者有意的解释“不是我的错!”,怎么就没有担当意识呢?我早就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了!
今天下午,破碎的玻璃杯给了我答案:
我在厨房里给他们煮饺子,女儿大喊:“妈妈,弟弟把杯子打碎了!”
“你怎么看的孩子啊?”我首当其冲地把矛头指向了她“让你看孩子,这么点事都做不好,光添麻烦……”我控制不住地嘟囔着。
“不怪我,是他打碎的杯子……又不是我打的!”
“是他,可你怎么看的呀!快把他带走吧,别扎着了!……”我发泄完,冲回厨房接着煮饺子,心里盘算着怎么给她上思想政治课--光推脱责任!
“不像她妈我……”突然,我的本能跑了出来:“哪里不像了?分明是像极了呀!从张嘴嚷她开始,一切责任都在往她身上推,所以她往弟弟身上推也不足为奇了呀!”更何况儿子拿杯子我刚才是扫了一眼的,因为着急煮饺子,没来得及搭理他,想不到他速度够快,才有了刚才的一幕!如此看来,孩子的错归根结底是家长的错。我们应该从做好自己开始!
饺子煮好了,端上饺子的时候,我不好意思地对女儿说:“我刚才想了一下,其实你弟弟打碎杯子我有责任,要是我把这个杯子直接扼杀在摇篮里,不让他拿,应该就不会这样了……”
“不是,妈妈,是我的错,因为刚才妈妈在忙,是我看的弟弟!他打碎了杯子,怪我没看好……”
……
就这样,一场风波愉快的结束了,我发现她不是不敢承担责任,而是当我咄咄逼人的时候,她学会的便只有“盛气凌人”。做好自己,静待孩子的花开……这个问题我思考过的,为什么我又犯错了?是我又回到原点了吗?
我想不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不难理解,但是回到原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我以前,怪完了女儿还执迷不悟地想着如何医治她呢?而现在会发自内心的去认错,说明我还没有错到“无可救药”,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所以我想,此刻我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一”开始。教育的路上,错误会反复,但我不畏惧,我不会让自己在同一个问题上耽误太长时间,我的整改会越来越快,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错误犯了,真理还会远吗?教育的影响是大事,但教育本身就是在这小事中的。所以,我们的改变:请从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