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用时近两个月完成了乡党篇学习,而这也标志着我们学完了《论语》上部。乡党篇学习可谓着实吃力,有些礼节礼仪场合上的描写,由于在生活中接触的少,只能靠注疏来理解,其实对夫子表现出的礼仪多少有些隔膜。中华是礼乐之邦,对礼有严格的要求,不懂礼就难以领会到礼所表达出的用意,“不知礼,无以立”。
回顾乡党篇,它主要是记载夫子的言行,弟子们把夫子的语默动静都描写出来,而且是弟子们从自己的观察角度来记录,由此可见孔门弟子们的用功用心处。夫子在生活中把道表现出来,可见其工夫修养之深之高,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为我们展现了儒者的精神风貌和高度自信。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穿着、行住坐卧等方面都保持身正心正,中道而行。在宗庙朝廷的庄重场合上,夫子讲话非常谨慎,因为宗庙是代表礼法之所在,朝廷是政事之所出,言行比须谨慎,才能影响下面的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最重视礼,而由礼又表达出儒家之治以人为本。钱子在《劝读论语》一书中,教人读论语要“吃紧为人”四字。夫子在乡党篇的记录像是弟子们给夫子的自画像,夫子的语默动静都是合乎中道而行,是夫子在为人实践中最真实的体现。
记得在西瓜视频上看到杨老师讲的儒家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用于人伦日常生活,也可以作为道德信仰去追求,它既可以向下影响人们的生活,又可以向上作为一种信仰。选择了儒家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选择一种道德信仰的方式。夫子在乡党篇所表现的盛德仪容,他不是专门在表现出来的,而是由自己生活、自己的道德信仰来传达生命的成长。在泰伯第八篇中,曾子对弟子们传出君子所贵之道有三,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曾子遗言是关于君子正色、容貌之语,而要做到这些是内修己功。想必曾子定是受到夫子德行影响,在临终前才发出这三处提点,告诫弟子们修行功夫。还有一则典故,曾子临终前,家人给他换上大夫用的华美席子,曾子不顾自己病重,毅然要求更换席子,也正是在这更换中,曾子去世了。曾子易箦传于后世,让人感受到其所持正道直行之凛然正气。夫子在乡党中,既有居乡饮酒之事,十不食,交朋友之义,见齐衰者瞽者冕者等人所表现出的生活之礼,也有在朝廷与君言事、与同僚交谈、入公门等一些礼节,所表现出的容貌颜色。《论语》教人做人,乡党篇记载的都是夫子自己践履中道之行,表明他的学问和生活上,是言行一致的观念。
董老师曾在课上提到小程子的典故,有人问“先生谨于礼四五十年,应甚劳苦”,小程子回答到:“吾日履安地,何劳何苦?他人日践危地,此乃劳苦也”。这是宋儒说的学问的工夫论,也是表现出来“君子不安于纵,犹小人不安于礼,盖皆习与性成也”。小程子的学问叫“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一个学脉。而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夫子在乡党篇的表现谨守于礼,中道而行,时时事事处处都体现出其敬意,而这不就是钱子所要提醒大家的“吃紧为人”,修习自己工夫,变化气质吗?儒家的博文约礼,从小处省察自己、观照自己的心,当下觉悟自己,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内圣外王之着手处。大学开篇将修身放在第一位,明德修身,顺道而行,走顺天者昌之道,这也是与上述夫子之道一一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