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们的脚步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七七八八也读完了三十多本了,儿童成长小说偏多,特别是曹文轩系列的以及青铜葵花奖系列的书,读着读着总是情绪起伏,那种童年似曾有过的经历会若隐若现,那童年里的快乐与悲苦都会变得更加美好和珍贵。
读赵菱的第一本书《父亲变成星星的日子》,深刻地感受了龙川因为父亲的去世而蜕变成长为勇敢坚强乐观有责任心的男子汉。虽然整个故事的情节很简单朴实,可是每一个章节的故事都是那么引人入胜。
《父亲变成星星的日子》读着读着总是会忍不住落泪,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就是会情不自禁地沉入故事的情节中。这本书让我记忆深刻的更是因为指导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学习拆书,绘制思维导图,完成阅读单,还录制了阅读视频课获得了区二等奖。
再读赵菱的书,会突然觉得特别亲切,好像就是和老朋友再次相逢一样。
这就是《大水》,一看到书的名字,我猜想的却是“大水”是孩子的名字吗?看了封面的引文,才知道“大水”就是洪水呀!
大水,在我的记忆中真的一点也不陌生啊!我的家乡就在江汉平原,有长江水,有汉江水。。。我住的村子就在汉江河畔,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夏天的时候都是有暴雨,都会有发大水,好在我们村离汉江有点远,每次大水来的时候,虽然村里的稻田河沟泥路都会被淹,但是村里的房子从来没有淹更不曾倒塌过,粮食够吃,真没有四处奔波逃荒的人影。大人孩子们该干什么依然干什么,偶尔也会突然知道谁谁谁在被河水没脚的路上捡到了大鱼,总是会羡慕这么好的运气。然后总是会傻傻地跑到水路上来来回回蹚水,也希望自己能遇上一条大鱼。
好像听父母讲过他们年轻的时候早早就把河坝挖好筑得高高的,也许因为毗邻劳改农场,每年的河沟田地都要被高墙大院的人开挖得齐齐整整,各种排水设施都处理得极好,即使在1998年长江洪水肆虐的时候,就我住的村子依然安安稳稳的,一直到现在都觉得很神奇呢!
对于生活在长江流域汉水河畔的我,真的是看过了太多太多电视报道洪水灾害,深深地体会过洪水无情,也深深地感受着抗洪救灾的人间真情。这么多年以后,在我的记忆里最深刻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为了谁》——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 。。。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带着虔诚的心来读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喝了满满一杯咖啡,一口气读完的。
读着兰儿的故事,悲喜交织。喜的是黄凤阔真真是个美好的地方,这里的风景迷人,这儿的人情淳朴,这儿的童年多姿多彩。读着书里的字,仿佛看见了爷爷就在我的耳边哼唱着他自己编的豫剧歌谣,我在眼前甚至出现了大鼓(当然,我以为一直都是湖北大鼓的模样虽然我知道这豫剧一定是河南的戏剧,这大鼓一定是河南的大鼓……)那野鸭在我老家是不曾有的,可是那一丛一丛的芦苇是我见过的,还有满河荡漾的“水葫芦”植物,鸡啊鸭啊鹅啊……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里播放呢!我甚至觉得自己的脑海里都出现了张柏芝演的电影《五鼠闹东京》……
悲的是每次洪水来临的时候,人们总是无奈又无助地逃避,仿佛自己也在眼睁睁地看着大水一次又一次湮灭村庄。书里并没有浓墨刻画洪水是多么凶狠肆虐一般险恶丛生,即使有一章节故事船翻人沉的画面也是一带而过,还有一章节故事抢救落水的男孩,都是寥寥几笔,书中可能就是辣椒花婶的房子接连两次被洪水冲塌让我唏嘘,但是好在整个村里的人都一直安好——我一直觉得这样的结局就是我喜欢的呀!
书中爷爷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就是高大英勇的“救世主”,他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小家,更是整个村子的大家。慈祥的爷爷总是疼爱着兰儿,就像《呼和兰传》里的祖父一样无私无畏地呵护着自己的小孙女。好吃的都给留给兰儿吃,事事都能迁就着小孙女。爷爷教兰儿唱豫剧歌谣,给兰儿讲鬼故事,平常生活中处处都在教导兰儿为人处事儿的生活哲理。爷爷不仅仅是兰儿的人生导师,也是整个村子的智者——能体谅孤儿出身的彩升叔的倔强,懂得辣椒花婶因为七巧爹没本事而格外泼辣的不得已,懂得凤姑姑守寡后为了拉扯儿子处处要强的辛酸。。。爷爷收养了大水漂来的男孩宝童,像疼爱亲孙子一样事事为宝童的将来打算,又时时探听着寻人的消息——要帮宝童找回父母……
爷爷是黄凤阔最有名望的人,会唱戏,会手工,种植庄稼一把好手,能根据云彩辨天气,能嗅河水吹来的风判断发大水——爷爷就是村里主心骨。当爷爷想出筑寨墙防水的时候,村里人️一呼百应都跟着干。第一次修筑的墙坝被大水冲垮后,即使全村人都泄气甚至埋怨了,爷爷依然像愚公一样拉着全家人筑寨墙。爷爷的力量很大很大,村里人默默地回来跟着爷爷一起干——终于,寨墙高高地筑起来了,大水咆哮而来,却只能败兴徘徊在寨墙之外。从这之后,大水再也没有进来黄凤阔,爷爷要在想在寨墙上重开集市的愿望实现了——黄凤阔真的成了一个宝葫芦,正如爷爷的歌谣所唱:“千顷地,良田多,不胜一个黄凤阔……”
读爷爷的故事,我也曾想到《桥》中的村支书形象,想到了那个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老村长——我一字一字地读着爷爷的故事,生怕作者会写出一个情节让爷爷突然命逝于大水——终于读完整本书,爷爷一直都好好的,总算是心落回了原处。直至最后,又读了一遍结尾,确认了爷爷安然无恙才长叹一口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就是觉得好人应该好报,英雄应该安然。
兰儿,天真可爱,漂亮乖巧,淳朴善良——似乎女孩应该具备的每一种好都集于一身了。兰儿的成长伴随着黄凤阔的大水的来和走,在一次次的大水中——寺庙避水,放生大鱼,风浪沉船,抢救男孩,修筑寨墙——兰儿历经了生命的脆弱,感受了生命的顽强。在面对大水的时候,乡亲们守望相助;在筑寨墙的时候,乡亲们齐心协力……冬去春来,大水走了,大地永存——黄凤河见证这所有的一切,黄凤阔留下了这珍贵的时光——一切的苦难都因为坚强的信念而成为美好!
这个故事是赵菱奶奶的故事,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所有经历过大水的人的故事。虽然我没有真正的如同故事里的人的经历,可是同样见证着一年一年的大水小水——不论是书里书外,不论是黄凤阔,还是我的家乡,我都一直坚信着——水灾无情人有情!我都一直坚信着——总有办法解决的!我都一直坚信着——所有的苦难都会成长美好!
书是一口气读完了,可是读后感却断断续续了四五个小时,这其中出去吃了一顿晚餐,跳了一小时的广场舞,回家看了一部电影《毒液》……然后,终于倔强地写完了这篇文字,感觉很费劲,太久不写文字,脑子里就是很空很空,一敲键盘,什么形容词儿都没有啊!我在想,我现在真的不能自称合格的语文老师——我是不会写的语文老师了……哎,真是悲情万丈升。。。
写完了,可以安心睡觉了……希望梦里不会有大水,可以有毒液——也许,成为超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