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给梦梦微信留言,想和她分享我最近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些感悟。
为什么会想到她呢?因为以前从她简书了解到她和先生都在学习传统文化。
她感觉自己很受益。她有一篇文章还提到,想让张老师在渡过引人传统文化,让大家不要只停留在心理学,而要用传统文化转变自己那颗心。
我文字刚刚发出去,没想到她一会就回复我了。
我和她在渡过相识,互有微信。刚认识的时候简短的有过问候,从来没有深入的聊过。
从张老师的书里知道她居住在河北的宿迁。她是一位老师,喜欢写文字。
通过她在渡过发表的文章,了解到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生病去世,因此她有过辛苦的童年。
也知道她于四十岁的时候生病,一直不懂这个病也没有认真治疗。
张老师2017年去她家里采访,看见她办公桌的电脑里存了十多万字的文章。
2018年的时候我曾经想请她写我的原生家庭,我口述她代笔。因为彼此都忙碌,一直没有敲定时间。
我给张老师说这个事情,张老师不支持。张老师鼓励我自己写,他说自己写出来的情感才最真实。
于是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花了两个晚上终于写出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
得到了张老师的肯定,他发在了渡过公众号。后来又陆续写了几篇发表。
可能是自己真实经历的原因,写起来比较顺手。
当时梦梦经常在渡过发表文章。她文章写得非常好,每一篇都很让我感动。
后来她做渡过的群主,还在渡过商城里负责很多工作。
再后来我也做了群主,我们就都在群主群里学习互动,一直围绕在张老师身边。
我和她都是张老师创办渡过早期的朋友,在渡过大家庭里,大家就像亲姐妹一样的存在。
虽然没有单独聊天,但是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我们都非常认同渡过的理念,“自渡渡人,知行合一。”
因此我们虽然远隔千里,但是总感觉离得很近,更感觉无比的亲切。
当她文字回复我,“在家,此刻没有别的事。”我乐坏了,我立即请求她是否可以语音。
因为我打字太慢,我有很多喜悦和感悟想和她分享。
我想和她讨论传统文化是否可以帮助到渡过的孩子们,我想和她达成一致后再把这些想法分享给张老师。
这是我突然想联系她的初衷。结果,梦梦给了我非常多的信息。
她说她和先生2017年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开始了解佛学,还有儒释道相关的知识。
她说传统文化就是真善美。这些古圣先贤的智慧就是让我们转变自己的心。
而心理学的认知疗法也是让我们改变认知。但是,传统文化比心理学涵盖的学问高深太多。
所以她听说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后,很是为我高兴。
她鼓励我一边学习一边践行到生活中,真正的做出来。
一步一步慢慢觉察改变自己的心性和德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会越来越有力量。
我和她详细的分享了自己学习的体会,我说,我已经开始感受到自己的喜悦, 能看到自己曾经的无名。
她还给我普及了一些佛学的知识,她说儒释道佛学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学习,你一定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境界。
她说渡过提出的“自渡渡人,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的理念。渡过做的事情也是传统文化里的利他思想。
挂断电话,我一看时间,我们足足聊了90分钟。
今天,通过和梦梦的聊天,让我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更是坚定了方向。
学习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帆齐微课
齐帆齐2021年度读书写作营打卡
第34篇: 1269字。
累积字数: 455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