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
“刚才不是和你说过了吗,怎么还是不会?”眉头皱着,一脸不耐烦地拿过手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要发脾气,对我的妈妈。才买了新手机,给自己的支付宝设置昵称“做人难”,问我怎么样,我随口说了一句“做人和做事一样,有的事情看破不要说破嘛”,妈要换昵称,我就给她演示了一遍,于是就出现开头的那幕。自己也说不清自己哪来的这么大的火气,为什么要对最爱自己的妈妈发脾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总是说出伤人的话,还配着一副极不耐烦的嘴脸。
【分析】
1.青年焦虑
已是个十九岁的少女,早已过了那种青春期的懵懂与叛逆,许是迎来了青年的焦虑吧!那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现在的社会,对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日益高涨的房价,日益现实的人际,日益昂贵的幸福......开学大二的我,上了一年的大学都不知道自己专业到底干啥的,不知道现在学的这些课程到底有啥用,对未来、对人生很是迷茫,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应对。
繁重的学业,创业就业的压力,父母吵架沉重的家庭氛围,七大姑八大姨的炫耀,朋友同学的攀比......2018年,当最后一批90后也已成年,我们90后再一次被推到了社会的风口浪尖上。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也要肩负不一样的重任,于是,我们焦虑,我们抑郁,但会有人理解吗?会有人说我们娇生惯养,说我们装,说我们作,我们的压力、无奈与恐惧又有谁会懂?
或许在家里的我们可以卸下身上的包袱,在老师同学面前谈笑风生、彬彬有礼的我们,回到家后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可以卸下所有的伪装,于是我们对父母发脾气,对兄弟姐妹大吼大叫,从来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坏情绪买单,更何况是最爱你的亲人。
2.自我修养
“明白那么多道理,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不是道理错了,错的人从来都是你,自我修养不够,道理再好,听的再多也没有用。人嘛,总是很奇怪,明明知道那件事不对,不应该做,做过定会后悔,还就一定会做,即使事后再后悔。
记得高中时代晚上写作业时困得要死,和室友说好的先睡会儿,一会再起来写,但往往醒来时总是第二天早上,明明知道自己不会再起来,会因为写不完作业而后悔,但还是会选择睡会。明明知道不该和母亲发脾气,明明知道发过自己会后悔,但还是发了。回想着母亲为自己的付出,很是懊悔,一边在悔恨,一边又在说服自己原谅自己,感觉自己真的好矛盾。若是这世上有后悔药可买,那一定是药神无疑了。说到底,还是自我的修养和境界不够。
【建议】
1.认清现状,坦然面对自己和未来。
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坦然面对呢?珍惜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一生几十年,父母不容易,现在上学还有寒暑假,以后就业陪父母的时间就是少之又少了,父母陪我们长大,惟愿我们都可以陪父母变老,惟愿我们都可以有决胜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2.提升自我修养,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能够像父母对待我们一样对待父母就是我们最大的修养。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是会永远守护着我们的心灵港湾,但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伤害他们的理由。人嘛,总是很奇怪,为什么不能好好接受父母的爱并好好爱他们呢,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但这并不是他们要承担我们生活失意的理由。从来不敢对外人随意发脾气,又为什么要对最爱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呢?没有人有义务去忍耐你的任性,你的修养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比你厉害的人脾气都比你还要好,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乱发脾气,更何况是对爱你的人呢?
时间是一个自称可以包治百病的庸医,但时间久了却可以暴露谎言,可以改变距离,亦可以看清人心,让你知道谁才是真正爱你的人,守护住那份至真至纯的亲情,不要对最爱自己的人发脾气,你可以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