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标题党,所以写下这样的题目不是为了夺人眼球。近来刚刚接触简书,有时候会在一个专题下看不少文章,发现很多文章都是标题很吸引人,但是内容之间相互重复,很少有独到的见解或者是能把问题讲清楚,这些文章能得到广泛阅读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题目能触动人心。这点其实和学术文章比较像相似,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在重复、重复,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不如看看小说或者是写写小说呢。
“喜欢”和“坚持”,很多时候我们想到这两个词的时候,都认为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并没有去思考这种认知是否正确。在我 看来,可能恰恰相反。前天和黄黄聊天时,她提到自己从本科开始就坚持跑步,我就说她是因为不喜欢跑步,所以才坚持每天晚上去跑步。可是她却认为我的言论荒谬之极。
今天要探讨的话题用更准确的表达来说应该是“虽然不喜欢某件事,但是因为知道做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所以选择坚持”。比如说,我虽然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但是因为知道素食的好处有很多,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所以我会间断性地坚持吃素,今天是我100天素食生活的第22天。在选择做某件事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筛选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是盲目地选择大家都采用的方式。仍以素食为例,我认为可能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隔日素食”,即一天素食、一天肉食。可是这个方法在我身上却不太好用,因为肉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在我尝试这样做的时候,往往坚持几天就放弃了。而现在这样一段时间内食素的方式,虽然可能对身体不太好,但是却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当你对某件事的态度是自己在坚持,这表明可能这件事自己没有真的很喜欢,却认为自己必须去做或者最好去做。这和我正在进行的写作是一样的。在有空闲的时候,我的首选都是读书而不是写作,因为如果自己都感觉自己写得很差,我是不会动笔的,我不太能接受一篇糟糕的文字出于自己的笔下。但是我却也坚持着时不时地写一写。在类似写作的事情上,坚持是很有必要的,从每一次的写作中自己都可以有些许的进步。
当你不喜欢某件事,却还在不断坚持的时候,最好要确定这件事真的对自己有用,因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无法享受这个过程,这就需要结果让人满意了,否则会事倍功半。有的人想通过节食来瘦身,最后换来的却是身体的瘦弱。以读书为例,爱读书的人可能喜欢劝戒别人多读书,不爱读书的人有时也会心血来潮去看书。我的一个本科室友,他很爱看电视剧,但不爱读书,但是因为看到我整天都在看书,就买了一些书,但是一年下来一本也没看完,后来我就问他买书干什么,他说留给孩子当传家宝。其实,读书的意义有时候和看电影、旅游、逛街等虽不相同,却有着相似的功能,有的人更适合通过看电影来了解这个世界和人生,我的室友虽然不看书,但是为人处世等都做得很好。
上面那句话的后半句是“如果真的喜欢某件事,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就不会选择坚持,而是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比如读书,在不上班的日子里,我每天至少会花5个小时读书,如果是周末或者节假日,除了踢球,更是全天都坐在书桌旁。因为自己享受读书的过程,在每一本好书里都能看到有意思的东西。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愿意挤出时间来做这件事。我不会说自己是在“坚持读书”。另一个更广泛的体验是:对于自己的爱人,我们不会想着自己在坚持爱对方,而是明白自己爱的就是ta。
在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我的习惯是尽可能深入并且提供比较准确的论据,同时对于论据中涉及到的子话题简单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余华曾说过“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们真以为一叶可以知秋了”,所以在生活中我不会总是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喜欢听取别人的言论。
因为不喜欢,所以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