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使用parted命令
parted命令可以划分单个分区大于2T的GPT格式的分区,也可以划分普通的MBR分区,fdisk命令对于大于2T的分区无法划分(大于2.2TB的存储空间用fdisk不支持,需要采用parted来分区)
执行fdisk /dev/sdb会有如下提示:
2. 创建磁盘挂载目录。
a. 创建磁盘挂载目录。运行命令:
mkdir -p /data/1
b. 修改目录权限。运行命令:
chmod 755 /data/1
c. 修改目录所有者为
chown root:root /data/1
3.将规划的磁盘格式化分区
a.使用lsblk查看磁盘分区情况
如图sdb没有分区:
b.将指定的磁盘分区
parted -s /dev/sdb mklabel gpt
c.划分分区
parted -s /dev/sdb mkpart logic xxM 100%
其中xxM表示分区的开始位置,建议从100MB开始。100%表示将该磁盘的所有空闲空间全部分配给该分区。例如:
parted -s /dev/sdb mkpart logic 100M 50%
parted -s /dev/sdb mkpart logic 50% 100%
d.格式化磁盘
如果需要手动格式化磁盘分区,建议根据操作系统版本选择正确的文件系统格式:
SUSE 12.X的OS盘文件系统建议用btrfs,数据盘建议用xfs格式;
RedHat7.X/CentOS 7.X、EulerOS 2.X版本操作系统的数据目录建议使用xfs格式文件系统;
SUSE11.X版本系统的数据目录建议使用ext3格式;
RedHat6.X/CentOS 6.X版本系统的数据目录建议使用ext4格式。
对于RedHat 7.X/CentOS 7.X系列的操作系统,运行如下命令:
mkfs.xfs /dev/sdb1
mkfs.xfs /dev/sdb2
e.使用lsblk查看磁盘分区情况
4.挂载磁盘。
a. 刷新操作系统分区表。运行如下命令:
partprobe
b. 获取新分区的UUID。运行如下命令:
blkid /dev/sdb1
c. 修改“/etc/fstab”,将如下语句作为新行添加到“/etc/fstab”中(SuSE为ext3,RedHat7和CentOS7为xfs)
UUID=xxx /data/1 xfs defaults,noatime,nodiratime 1 0
d. 挂载磁盘。运行如下命令:
mount -a
e. 修改目录的所有者为root:root。运行命令:
chown root:root /dat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