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群·凌逍逸】/文
昨天更新文章问到,“你的文字,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里面给出了自己这些年来与文字打交道时的一些感受,那算是我自己的答案,只是不知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你希望给你的文字赋予什么意义?于你,于他人?你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以前想过,欢迎你留言一起补充完善,如果没想过,那希望今天更新的文章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参考,我们一起用文字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在这里,我希望通过我关注的几位作者的例子来呈现这份理念吧。
【刘墉】
刘墉先生是我最早喜欢的作者,也是我最早接触的一个“斜杠少年”——主持人,大学教授,艺术家,作者,当然了,还是一个好父亲。
最开始从朋友那里借到了《在风雨中成长》,刘墉先生写给他儿子的书,再到后来读《我不是教你诈》,《人生百忌》……
刘墉先生将自己多年来对于人事的思考总结整理,作为他的孩子成长路上的参考。如此行为,也让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人得以早些了解世界更多的面,让我们一定程度上少走了很多路。
有句话叫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墉先生所有的书都能让我有这样的感觉,于我们的为人处事,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也因此,我希望我们更多的人的文字是实用的,当然了,一定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那种实用。
【刘同】
虽然同宗都姓刘,刘同和刘墉先生的文字,属性有别。
刘墉先生的文字老辣而简练,往往一针见血点出问题的关键,甚至有时候你不得不停下来想一想,而后惊出一声冷汗,“自己居然才知道这个”。
我从高一开始认识同哥,因为《谁的青春不迷茫》,彼时志气满满,翻了几页就不动了。
高中毕业,朋友送我《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花了两天一口气看完,没有震撼,却依然有沉思,对于自己过往的岁月,对于个人的成长,对于友情爱情的思考……
于是再回过头去看《谁的青春不迷茫》,也便多了些滋味。
后来同哥曾到我高中学校和我家乡做过讲座,只是因为时间,未能去会场亲听。
我还记得那天下午路过学校大屏幕,看见学校配的介绍——光线传媒副总裁。内心默默感叹,十年时间呢,从默默无闻到光线副总裁,这一路当不轻松吧。
上大学后,同哥新书《向着光亮的地方》发行,直接买了全套,看完后送给朋友。刚入大学,再去看,也算有些许收获。
读过同哥的书,我希望我们的文字首先是我们内心的声音,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思考与记录,关于那些时光里应当被铭记被感激的人,关于友情爱情个人成长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因为你的文字,别人得以知道,“我并不孤独,而且,我还有希望”。
【大冰】
寒假朋友送我一本《我不》,读完倍觉有趣,五月份买了全套,花了三天读完,新书《你坏》发行不久,正在路上。
我还记得,6月15那天,天气很热,夜不能寐,翻身起来打开书柜,一眼看见一套大冰的书,随喜选出《好吗,好的》,凌晨一点到五点半,四个半小时看完。
原本那天之前其实略微浮躁,看完书后不能说内心很安定,但可以感觉到安定了许多。
书中人物的经历,我看见了很多已经被埋进记忆深处的细节,内心有所触动,感觉到了温暖,感觉到了力量,对于之后的学习生活,自己似乎更加坦然,更加积极地去面对。
读过大冰的书,希望我们的文字可以给人希望,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这是我举出的三位作者的例子,以及通过他们所希望传达的对于我们的文字该有的意义的一些小想法,那么,你的呢?
你看过那么多书,可有哪些作者文字的属性,你希望在自己的文字中也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