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到一片适合我的土壤,怎么这么难?

      在公立医院工作了八年,同事之间的工作氛围很好,可是最终我还是离开了。不仅是离开了,而且是挥泪离开,甚至有再也不愿意回去看一眼的冲动。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离职,我想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因为科室不受重视,没有发展。科室的瓶颈到底卡在了哪里呢,我觉得是卡在主任,但也有可能是卡在院长。我在一个很有潜力的社区医院,但是我想帮助更多的病人解决问题却很难,因为没有牙片机,没有加工所,没有碧兰麻,医疗质量的把控非常困难,干起活来束手束脚,畏首畏尾,科主任也并不激进,一副安享晚年养老靠退休的样子。我一边在接种点辅助其他科室接种疫苗,一边见缝插针起早贪黑把主治医师考过了,最终却不得聘用,不得聘用的理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与我同分数的竞聘者居然谎报居功,院长呢,因为怕担不公平公正的骂名,居然搭台唱戏,上下串供,徇私舞弊。

      没意思。这样腐败的政府,这样腐败的体制,我真不愿意陪你们浪费时间。

      而且,这次舞弊,更深层次暴露的是院长及管理组对我们口腔科的漠视。也许他们觉得,口腔科是小科室,不是医院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根本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去也好,留也好,口腔科发不发展,都是无关紧要的事,都是小事。

      好吧。这就是现实,我认了吧。不然还能怎么办呢?我今年33岁,我是念了五年本科加三年规培出来的口腔医生,我能认命在一个不受重视的科室里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吗?我的手,我手里的家伙,都不能同意啊。我自己也不能同意。虽然我家先生觉得无所谓,是的,编制里的工作,待遇是可以,我是知道的,也几乎没有任何挑剔,但是不发展,我还是受不了。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是自掘坟墓,自寻死路。

      我辞职了,离开了,我还赔给卫健委六万多块钱,那有什么关系,几万块钱换来我内心的平静,换来我崭新的职业生活,我觉得这是值得的。我唯一特别舍不得的其实还是同一个医院一起工作了几年的同事。编制里的人,别说暗地里如何波涛汹涌,表面上真是一团和气。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温水煮青蛙的温水,反正我觉得挺舒服的。但是,我离开原来医院不到一个月,我们科室的主任就换人了,原来算上我一共三个人,我走了就剩两个人,两个人的科室,居然互换了角色,而且是一个资质平平,业务一般的人上位。好吧,这就是现实,我觉得我可能是挡了某个人的晋升之路,所以,这个主治医师是注定聘不上的。我有一点儿被别人算计了的感觉,但是,也没事,反正那样一个半死不活的科室主任,我当着也没意思。

      然后就继续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

      一路上荆棘坎坷,跌跌撞撞,但是生活总是这样,有落地才有起飞,有低谷才能有高潮,我从低谷往上走,走的是上坡路,总是会觉得累的。

      现在就职于北京的一家刚起步的口腔医疗机构,属于国药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国药么,是央企,大企业,但是小老百姓可能在大企业工作也未必合适。就像大江大河固然好,但如果我是一只小蝌蚪呢,那我可能会迷失溺亡在这条大河中。这样说其实是很委婉隐晦的说法,但实际上,我是觉得一个刚起步的医院,如果没有实干能力极强的领导统筹布局,那么想要越办越好,想要打出品牌,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是很困难的。但显然,当企业办得过大了,老板也总是会觉得自己功勋爵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些在我们口腔人眼里的天大事在他们眼中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不值一提的小事。

      他们有他们那一套,他们坚信他们那一套能够使他们达成所愿,我们呢,只能任人摆布,没有话语权,没有参与权,甚至没有知情权,什么都没有。

      我又开始纠结了,迷茫了,用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又不安分了。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若能找到识得我的伯乐,我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然而,这是我觉得。我觉得的事是客观事实吗?我觉得的事能实现吗?我觉得那些都太过虚无缥缈了,可能因为曾经经历了在社区医院的抗争经历,有时候我宁愿成为一名尘埃,在滚滚红尘中飘来摇去,只要这红尘不负我,让我以我本来的样子存在。

      国药,也许能够好起来吧,毕竟它现在还刚刚起步,我们都愿意给它更多的时间去慢慢发展,成长。但是,我就不陪伴它成长了。我应该离开,虽然有时候会舍不得这里的食堂,舍不得这里的公积金,舍不得这里的优厚待遇,甚至会觉得对不住柯主任的知遇之恩,但是,我还是得离开,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见证它的成长和成功。我也需要成长,而且是急需成长,我觉得我一天都不想等,想要把自己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病人的口腔才是我真正的战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