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中非常喜欢这句话:“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自事其心者,这个就是懂得内修的人。我们平时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懂得自事其心?我们平时是怎样料理自己的精神世界?怎样料理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价值观念调整过来没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念调整过来了,就和《中庸》中说的一样,“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又如《通书》中所说的:“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你能这样修学,那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火候。如果我们心里有一个目标,远远高于我们在具体事情上的是非得失成败,所谓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了。杀生、舍生,生命都可以放在第二位,仁义一定要放在第一位。今天做生意亏了,但是我成就了仁义,那也无所谓了。抗日战争时期,有些大老板倾家荡产也要支援前线,要保家卫国。从生意上来说,他亏了,但是他心也安了,也就不觉得亏,而是觉得自己该这么做。如果单纯是在生意场上做亏了,他就会觉得自己这样没有对,那样没有对,简直是太笨了。当他有了崇高的目标,要舍弃这些的时候,也会觉得心安。所以“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不管事君也好,事亲也好,关键还是在于要自事其心,把自己的内心料理好。自己内心料理好了,才有一个高的价值观。价值观不高,就不可能有高的境界。只有把自己的价值观调整到圣贤的价值观念,才能有圣贤的取舍。如果你还是匹夫匹妇的价值观念,那么也就只有匹夫匹妇的取舍,精神世界也只具有匹夫匹妇的精神世界。当我们的价值观念转变到圣贤的价值观念时,世界观和喜怒哀乐都将在圣贤的境界上了。到了这种境界,人间的大戒,不管成还是不成,都不会让你动心了。不动心,那是多么妙的境界啊,佛教里讲,那就是不动地菩萨啦!
共读《人间世》第三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