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腊八以后,家人们开始大包小包采购年货。这天,刚进屋卸下年货的老姐,用高亢嘹亮的嗓音欢唱经典民歌《十五的月亮》,熟悉的旋律飘荡在整个客厅。不一会儿,我们都纷纷加入了高歌一曲的队伍中,于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民歌曲目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中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祖国你好》被我们逐一唱响,豪迈而富有气势的歌声在城市万家灯火的新年夜,弥漫着温馨祥和的春节气息。
民歌,顾名思义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歌曲,它是人民群众创作和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歌词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感受。我自小喜欢听民歌,唱民歌,即使五音不全,也乐此不疲。而我喜爱民歌的缘由,应该是从小在母亲的熏染下习得的。记忆中,母亲很爱哼歌,尤爱悠扬淳朴的民歌曲调。在择菜时,她通常会浅唱《小草》、《浏阳河》和《康定情歌》,在做饭时她会放声《外婆的澎湖湾》、《沂蒙山小调》、《黄土高坡》,每逢佳节,她会高歌《喜洋洋》《好日子》、《好运来》等喜庆歌曲,母亲歌唱民歌时总是面带笑容,声音清脆昂扬,让我们越听越爱听,心情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顺。母亲的歌声,给我的童年平添了许多的乐趣。
听歌的年代,我的桌面上总摆满了民歌碟片,而听的次数多了,我也时常哼哼哈兮一些脍炙人口的民歌腔调。我还发现,中华民歌具有历史悠久体裁丰富,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动听歌舞性强的特点。在南国鹏城鸟语花香的春季,一曲《春天的故事》,带着我回到那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激情燃烧岁月,在徒步深圳湾畔的炎热夏季,欢快活泼的《茉莉花》,带来了一抹清凉和愉悦,在乘坐地铁穿梭城市,深情款款的《九九艳阳天》,在落英缤纷中絮絮低语着饱满甜蜜的秋意,在寒风四起的冬日,燃情似火的《太阳出来喜洋洋》,让我尽情享受深圳冬日的暖意涌动。而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手机里播放一曲激情澎湃的《爱我中华》,初来乍到的陌生感荡然无存,我挺直腰杆,雄赳赳气昂昂的阔步向前。
新年临近,我一直翘首以盼,为所在小区酝酿构思一场百姓民歌盛会,先以民乐合奏《步步高》拉开帷幕,然后客家山歌、潮汕渔歌轮番精彩上演,在现场观众意犹未尽之际,少数民族电影民歌《刘三姐》、《五朵金花》动情演绎,最后以喜庆民歌《越来越好》为精彩落幕。在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热情奔放的特色民歌曲调中,中外居民有说有笑翩翩起舞,五洲四海喜迎幸福中国年。每逢憧憬着这美好的一幕,不由让我内心激动不已。
悠悠岁月,我听着民歌,静听光阴的脚步,在轻吟浅唱那些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温暖了四季,也惊艳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