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踏登上大巴车,开启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车程。
一路上,车上的同学们放飞自我,尽情欢乐着。我打开蓝色耳机,挑一首爱听的歌,头靠着玻璃窗,望着窗外疾驰的景色。此时的我像是离乡的游子,又像是热血蓬勃的追梦人。
窗外,渐渐被绿色填满,雨珠挂满玻璃,染晕了这翠生生的绿,朦胧又迷人。用手掌擦出一处清晰之地,几座红顶的房子散落在绿色中,被雨水滋润着。
绿潭仙气飘。到了目的地后,第一站便是歇脚地——宾馆。宾馆坐落在一处湖边,雨珠如细石,历历坠入湖中,湖面泛起圈圈涟漪。如同绿翡翠上的纹路,湖面雾气弥漫,仙气似的笼罩着美丽的湖。在这片朦胧中,几只小鸭,翘着小尾巴在水中款款而游,身后拉起道道水波。湖边几棵不知名的树吸天地精华,茂盛得令人惊奇,叶与叶之间几乎看不清缝隙。我静静的站在房间的窗户边看着。风轻轻拂着面颊,雨声淅淅沥沥,在此刻显得尤为清晰。
李白人生路。第二站,李白博物馆,刚踏进博物馆,仿佛进了一个巨大的山洞,石壁上刻着精美的壁画,山洞正中央,一尊高峻而逼真的李白石像出现在眼前,他手中高举着酒杯,飞扬的衣袖,仿佛正在随风而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诗赫然浮现在脑海中。从入口到博物馆的出口,前后不过十几分钟,一路上我细细地看,慢慢地想,李白的一生,难道就这样被我走过?不!绝不是!这个博物馆太小,装不下、说不完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高人!”
一览众山小。研学最后一天,爬山。这对我来说,可真是不容易,千百个台阶,一步一步,登上山顶。当我站在山顶时,胜利之风向我吹来。我朝山下望去,一望无际的绿色浑然天成的布局,一块块田野,一座座平房,交织交错,仿佛延伸到天的尽头。青葱的树木,蜿蜒的溪流点缀其间,放眼望去,四周没有任何高楼大厦处处充斥着田园生活的气息,美啊!自然田园的美!无法诉说的美!白曾经是否在此地眺望吟道:“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飞人间”。
来白兆山一趟,不仅是卧阑听雨,赏群山之姿,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独一无二的美,更加让我与诗仙李白又进了一步,他的余生十年都是在此度过的,这里是否仍保留着李白一缕仙气,孕育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使得山月风雨都是诗情画意。
李白的故里,此行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