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坐班车的时候,高老师说,嗯!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哦。我说,嗯!是的,因为想通了一些事情。想通了正念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深深的吸引到我?
正念不是一个理论,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它不是关于“知”,而是关于“行”。
正念,让我们看得更真实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每天的行为有超过80%都是属于无意识行为。比如,走路,吃饭,以及《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一处理的所有事情,几乎都是属于自动驾驶模式。这种模式下,让我们处理问题更高效,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源于我们固有的经验。当看到一个人,一件事,我们用脑子里既有的经验和认识去判断,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是很有益的。但对于处理一些复杂问题,如果我们只靠固有的经验,靠自己的固有的视角,无法看到事情本来的面貌,没有看到事情的全貌,极有可能得到的解决方案就是无效的。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快开学了,小朋友的作业没有写完。
你凭着你既有的对这个小朋友的评判和印象,你觉得他就是一个不爱学习,做事拖拉的小朋友,他作业没做完就是贪玩,就是不上心。抱着这样一种评判和态度,想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可能结果都不太如人意。
也许,他今天认真写了,但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还没有等小朋友把问题描述完,就已经给出了你的判断,你的评论,然后你开始一番说教。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
正念,就是需要通过一些刻意的练习,提高自己关于念头,关于评判,关于情绪的觉察力。当它们出现的时候,有能力往后退一步,可以客观的看到他们,任由他们来来去去,却不陷入其中。
以上面的例子为例,你可以,耐心的听小朋友讲完,识别出他今天的一些小进步,帮助他去分析和找到可以触发他发生一点点小改变的点,然后逐步去调整。改变,一定是从接纳事物当前的状态开始。
- 正念和U有什么关系?
在U的四个聆听层次中,有过一些正念的基础的人,更容易进入到三级和四级的聆听状态。
正念的关键字是“真实”,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当下,去体验它最真实的那个样子。看到的每一个事物,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感知到它的最真实的状态,不偏不倚。所以,随着正念的练习,你会越来越深入你的内在,越来越清晰,内心的渴望,每一个时刻,你的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在U的底部,两个问题,“我是谁?”“我这一生的工作是什么?”,学习正念,让我们有意识的不断去探索,不断的寻找到这两个答案。
- 正念和冥想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带着正念做很多事情,正念行走,正念呼吸,正念瑜伽,正念冥想。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正念的能力。
- 为什么心灵鸡汤没有用?
我们每次阅读心灵鸡汤,读的时候都觉得很有道理,读完后觉得打了鸡血。过不了多久,一切又被打回原形。因为,心灵鸡汤,喝了,只是起作用在喝的那个时候,它只是关于“知”,而没有“行”。
- 正念和个人成长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越来越清晰:
我是谁?我未来希望成为谁?
我们就知道,这个身份背后,需要一张什么样的知识地图,它是支撑这个身份所需要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我们的长期学习目标。
当目标清晰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朝着这个目标如努力。因为这些学习的动力,源自于内在真实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