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中旬,从成都逛了一圈回来之后,新冠疫情全面爆发,被迫滞留乡下,整日读书、写字、在院子里健身,好不容易熬到了春暖花开,妻说:"我们在院子里种些菜吧。"
老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于是,我拿出小时候积淀的一些农活经验,和妻一起,翻地、松土、施肥、浇水、播种,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先后种下了南瓜、冬瓜、笋瓜、丝瓜、葫芦等瓜类;黑豆、豇豆、架豆本、白不老等豆类;青菜、生菜、油麦菜、桐蒿、茴香等地表菜和需要搭架子的黄瓜、茄子、西红柿、圣女果、辣椒等。二百多平的院子,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的农场,想想这几十种作物蓬勃生长以及以后的丰收景象,都足够叫你兴奋几天的。
我本来以为可以歇上一段时日,坐享劳动的果实了,妻说:"我们再种一颗佛手瓜吧!"对于她的话我向来言听计从,于是在西墙脚下,选了一小块向阳的地,先挖开一个周长一尺,深一尺左右的圆窝子,浇上水肥,上面覆一层薄土,等肥力全部渗进周围的土壤,再从超市买来一颗新鲜的佛手瓜,挖出一个小坑,整个埋下去,再浇上水,大功就告成了。
谁知过了一段时日,别的瓜果蔬菜都陆续长出了地面,而佛手瓜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无奈之下,请教邻居七十多的大叔,他捋了捋不长的胡须,一字一顿地说:"你恐怕种了公的佛手了。"隔行如隔山,我这才如梦初醒,知道了佛手瓜竟有雌雄之分。他进一步解释道:公的佛手瓜肚子里没有种子,自然种不出来;而母的里面有种子,才能长出苗来。我又问:如何才能从外表上分辨出佛手瓜的雌雄呢?他说:这个没有窍门,只能从专业经营菜种的商铺里去买了。
于是,我从集市上专卖菜种的摊位上,花了五块钱,买回了一颗原种,又重新种下。果然,十多天以后,那嫩绿的芽尖便顶出了泥土,在朝阳的照耀下,煞是可爱。
一个多月过去了,那颗佛手瓜苗开始了它生命力的爆发期,不断分出枝杈,一根根碧绿的藤蔓,赛跑似地向上疯长,不久就爬满了一大片的墙面,那些心急的,早已不满足院子的束缚,从墙头爬上了邻居的屋顶。
可是,我却不由得着急起来,因为枝蔓长势这么好,却一个果实也看不到,甚至连花蕾也没有。我又去讨扰邻居大叔,这时他正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亲手卷着烟叶,听了我的叙述,又慢条斯理地说:"别急,等着吧,你急也没用。"
不久,我因事出去了一段时间,当再次打开院门,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只见十多米长、三米多高的整扇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约有几十个绿色的小铃铛,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椭圆的、单个的、并蒂的,在微风中摇摆,在阳光里微笑,在蓝天白云下快乐地生长。就象一幅逼真的田园画卷。
品尝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美味,其满足的享受自然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佛手瓜又名寿瓜、万年瓜,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是低热、低钠的保健食品,利尿、扩张血管、降压功能显著,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蔬菜。
然而,再好的东西,天天吃也会倒胃口的。于是吃不了的,就送于四邻和亲友,借此加深了与他们的感情,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从佛手瓜的种植这件事上,我认识到了三点:一要掌握知识,找对方法;二要进行投资,付出劳动;三要耐住性子,不急功近利。其实,我们干任何事情,只要做到了这几个方面,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