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络上有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人,才会拼了命去内卷呢?
有些人认为,中产会内卷;有些人认为,老板们会内卷;有些人认为,中低产的人会内卷......
事实上,只要是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内卷的死循环当中。只是,有些人的内卷是被迫的,而有些人的内卷是主动的。被迫的那些人,哪怕劳碌一辈子,还是一无所得。
谈到内卷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内卷的概念: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一个停滞的模式当中,每个人都为了一丁点的资源而争个你死我活,最后导致了恶性化竞争。
这种恶性化竞争,对于中产及以下的人来说,是毫无好处的。
02
在内卷的环境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无数人辛辛苦苦打工多年,还是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负债累累,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对此,有研究者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条件不充分的时候,越是奔波劳碌的人,越会穷一辈子。
就拿一个工薪阶层来举例。他一个月的工资是7000元,而且还是固定的,哪怕过几年升了,也就多几百块钱。但是,这人被单位裁员的概率更大。
这固定的7000元,是否能跑赢通货膨胀呢?跑不赢。另外,随着生活的花费越来越多,房价翻几倍上涨,他的7000元,不就是杯水车薪了吗?
也就是说,无数人终其一生忙碌,就是在“原地踏步”。这个月给人打工,是固定的几千元,下个月帮别人打工,也是固定的几千元,层次就被限制住了。
普通人的收入固定了,而且跟不上物价的涨幅,那他们就算辛劳不堪,也还是没有任何的进步。至于什么充实感,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的心理安慰罢了。
03
工资涨幅跟不上物价涨幅,这是一回事。更要命的,是内卷的出现,让工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在2019年,大学生小李从某211毕业,计算机专业的他,顺利地进入到某互联网大厂工作,起步年薪就二三十万,让人特别羡慕。
在2022年,在大厂工作了三年的小李,因为公司业务的调整,所以他被辞退了。他以为,自己有大厂工作的经历,还有211的学历,也能顺利进入到别的公司。
没想到,他所投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哪怕有小公司要他,薪水只是以往的三分之一,而且工作量多了好几倍。
后来,小李才了解到,以往自己可以用211本科学历入大厂,如今没有清北本硕的学历,基本都挤不进去。同时,由于竞争的人数多了,所以工资出现了不升反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在2019年,小李起薪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当下,学历的要求更高了,工作量更多了,也还是二三十万。但是,前者和后者的二三十万,在购买力和付出量方面,是存在差距的。
04
为什么内卷出现了,就会让工资降低呢?
圈中的一位同行是开工作室的,专门招聘编辑。两年前,他招聘编辑的价格是5500元,很少人来投简历,所以他有些时候,会开到6000元。
而在今年,他把招聘信息往某招聘APP一放,一天下来就有两三百人联系他,其中不乏985,211的名校毕业生。
由于行业在衰退,工作室所赚的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因此,他把工资降到了4000元,还美其名曰跟应聘者说,我既给你发工资,又教你经验,4000元已经很不错了。最后,他招了一个211的本科生。
我讽刺他说,三年前给6000元,三年后给4000元,这钱都不知道贬值了多少了,工资还降,你还真的是好老板啊。
他回应我说,现在失业的应届生那么多,工作岗位本就“僧多粥少”,他们有的干就不错了。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时候,增效降薪,不很正常吗?
05
上文谈到的“增效降薪”,就是增加效率,降低薪水的意思。
内卷还未出现,10个人干10个人的活。而在内卷时代,4个人干10个人的活,其余6个人都被淘汰了,而这4个人所领的工资,也许比以往的人还要低。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内卷时代,普通的打工人要干更多的活,领到更低的工资。这个时候,无论打工人多拼命,结果只是越干越累,越干越贫穷。
这,就是“底层内卷”的定律。富人不用内卷,因为他们有钱,随时可以退出竞争,享受生活。中产,因为在大城市有车有房有存款,所以也能躲避一部分的内卷。
唯有中产以下的普通人,缺乏房车和存款,那就不得不内卷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