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晴。
我原来并不知道谁是陈彼得,也许有很多年轻人和我这个大叔一样不了解陈彼得,但是一定会如我一样经历过热传热听热唱《阿里巴巴》、《无言的结局》、《一剪梅》、《等你一万年》、《灯火阑珊处》、《四海一条心》、《一条路》等歌曲的激扬。
前晚子夜,忙碌一天才回住处的我打开电视机,正赶上央视一套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请来了陈彼得呈现给全国的观众一档"陈彼得为你唱经典"。因此,我才幸得以见他这位集词曲创作与演唱于一身的台湾第二代音乐大师。
陈彼得创作了近千首传唱全球、经久不衰的歌曲,影响了60后、70后,甚至于80后。他是创造过一首歌捧红一个人的音乐神话的大师。想当年的名气,被评价为如今的"周杰伦加方文山再乘以2"才可能与其相提并论。
就是这样一位硕果累累的老音乐人,始终胸怀着大中国的心志,情系中华矢志不移。他深深地热爱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古诗词,为古诗词作曲已逾百首!
电视节目现场,74岁的陈彼得,时尚干练,亲自弹起吉他演唱自己作曲和辛弃疾跨越时空的共鸣之作《青玉案•元夕》,老人深情地表达着对古人先贤杰作遗产的珍惜与尊重。
健朗的陈彼得老人秉持着凝重的中华民族情怀,通过款款深情的演唱,"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引起现场共鸣。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解读八百年前的辛弃疾:你梦想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央视演播厅现场每一个人的情绪被带动着奔向高潮,评委和观众梨花带雨纷纷落。
演播厅第二次情感高潮,是陈彼得十分动情地朗诵艾青的诗作《我爱这土地》,朗诵到最后一句,陈彼得老先生渐渐地躬身垂首,久久地久久地躬身垂首,引得满场再次泪滴纷洒、情思纷飞,引起我的内心翻腾。
五年前,在调离倾注十年心血恭耕报国的第二个工作单位时的干部告别大会上,我突破常规惯例,未经报批而自作主张地作了一个长达17分钟的告别发言,寄托了对这个单位未来的期望、信心和祝愿。
离任时,自己心里充满的是如同对于家乡对于母校一样对于单位的深情厚意,充满着如同对于乡亲对于校友一样对于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寄希望他们的未来更美好!我的离任发言,就是以艾青先生的《我爱这土地》的结束句作为结束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有些人,总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有的甚至于正在边嚼着肉边不停地骂着娘。把单位领导骂得一无是处,单位哪哪都亏欠他的; 把自己生存的祖国贬得一无是处,觉得都是祖国对不起他。
有些人,闲言碎语口若悬河,贬损诬陷滔滔不绝,真刀真枪地谋发展,他(她)却无计可施;对于国家 、对于社会 、对于单位的发展建设,他(她)正主意一点也没有,歪主义负能量持续发泄一地污浊。
这些人就是缺乏感恩之心的负能弹,是自我中心的狂妄徒,是社会发展的道渣钉和绊脚石。
中国迈进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心存感恩的正能量!
我敬佩陈彼得,他是满满正能量的中国人,是心存感恩的正能量人!
感谢央视让我知道了陈彼得,感谢陈彼得带我重温了艾青先生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