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故事出自《论语》,其中讲述了圣贤孔子以貌取人并之后知错而改的故事。从此,世人常常拿“不可以貌取人”来教育后人。因此,在历史长河中不乏鲁肃和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也能时常听到职员将仪容朴素的老板错当清洁工的笑话。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做过统计,人们说出的“人不可貌相”绝大多数出现在事后。(何谓事后呢,就是说人们是在发现这个人十分优秀时,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而即使是圣贤孔子也是在事后才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所谓有因必有果,看着这样的结果,很难不让人发问为什么大家都在事后发出慨叹呢?
为了了解清楚问题,我们得先回到以貌取人事件的主体上来。这件事的主体有两个,一是被貌相者,另一则是以貌取人者。被貌相者之所以让另一方产生一定鄙视的看法,其原因也有可能有二。其一是被貌相者确实不拘小节或天生相貌不雅,其二是,另一方过分的看高自己,自以为自己的能力或地位很高,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而却忘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这些可能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以貌取人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当他们一开始见到某一个不拘小节或其貌不扬者时,首先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不满甚至厌恶,然后他们内心的自我优越感便会有所蠢动,当这种自我优越到达一定程度时,他们便会把对方拖入实质性的比较之中,而此采取用不屑的态度对待另一方。这也就是以貌取人的前奏。如果只有这样的前奏的话,而被貌相者真是一无是处的话,这只成了一件单纯的傲慢对待他人的事件了。所以后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后序中,我们都知道被貌相者并不像其外在那样的平凡,他们总是在某一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卓越成就,但内心境界可能由于个人经历或内心境界的原因,他们更多的选择了不张扬。这也就是完整的以貌取人事件。
了解了整件事的因果之后,我们再来思考“人不可貌相”的先后问题。其实大部分人之所以在事后发出“人不可貌相”的慨叹。可能是因为他们都经历了以貌取人的过程或曾经有过过了合理程度的自我优越感。因此这样的慨叹常常是被动的。现在假设我们把“人不可貌相”放在事前,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当我们见到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时,如果我们内心时常念叨着“人不可貌相”,无论那个人是否有真本事,我们至少不会对他们不敬,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稍有所体现了。当那人真是不可貌相时,也不会再有什么尴尬的局面。这与在之后发出慨叹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将“人不可貌相”放在之前绝不会是处世圆滑的一种招数,它是一种处世态度。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特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对于世界的独特意义,我们不应有选择的尊重他人。也许还有一些人用自己的优势对比别人的弱势,自以为了不起,而不知人自有其擅长之处,“人不可貌相”其实是有其空间上的广泛性,我们决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些范围中。其实“人不可貌相”还有其时间的延伸性。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没有一个人能够仅凭现在决定一个人的过去与未来。一个人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灿烂都值得我们现在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不可貌相”的真正意义。
孔子发出“人不可貌相”的感叹绝不是希望后人们总是在走他的老路,他虽然事后感叹,但他希望自己事前就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许才是其想要表述的,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恐怕也离不开这个根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