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和财-正-部互怼完,“国常会”出来拍板了,会议一捶定音,要求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消息一出,市场欢腾。银行股、基建股拔地而起。很多媒体说全面宽松开始了。
消息通稿中,有一句话很亮眼。很多老司机的评语都是: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会议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
于是,媒体翻出了43个月前,也就是2015年1月,总-li参加达沃斯论坛时的表态。
也是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不会搞大水漫灌,注重预调微调。然而结果是,2015年我们降了5次息,降了4次准。
难道这次又会“故伎重演”?官媒的表态,我历来是听其言,观其行。
不可否认的是,宽松已经在路上了。7月23日,国-常-会刚开完,央行就宣布开展502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创有纪录以来最大单日净投放规模。
那么,同样是宽松,这次宽松会和2015年的一样吗?
我们先看这次宽松的经济背景。
前阵子,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出来了。上半年GDP增速6.8%,2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7%,向下掉头的趋势已经出现了。
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受累于贸-yi-战,消费受累于居民家庭负债,这两辆马车,勉强只能不拖后腿,特别是5月和6月的消费水平,创历史新低。
要稳经济怎么办,那只能寄希望于最后一辆马车:投资拉动了。
投资中又分三大块,房地产、基建、制造业。很明显,房地产不敢再刺激,制造业刺激不起来,只有拉动基建见效最快。
所以,我们看这次国-常-会的发力点之一,就是提升基建投资速度。方法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的落实,规模是年初确定的1.35万亿,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
这次会议,对制造业的利好是减税。总规模合计约1700亿减税。高层是希望激励企业创新,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资,这一条是值得肯定的。
我个人认为减税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这次财-正-部为什么会被怼?因为央行认为财-正-部打着减税的名义,其实在增税。
前不久财-正-部公布了收入情况,让人大跌眼睛:上半年GDP增速6.8%,税收增长14.4%。最关键的是,这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如此高的税收增长,说减税,连央行都不信了。
看到这里,我想读者们基本能够明白这次宽松政策背后的逻辑:在经济内外交困情况下,稳增长又被摆在了第一位。办法就是:央行继续放水,财政加快基建投入,同时给企业减税。
下面,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次放水又会像2015年那样,全国房价一年翻一倍吗?
我们首先思考,2015年放水要解决什么问题?
当时是全国产能过剩,国企央企陷入困境,财政收入下滑,债务危机随时爆发。
后来2015年就通过放水,刺激居民买房,把政府、国企央企债务,转移到了居民身上。房子只是转移债务的工具。
当时美联储刚开始加息,老百姓还有举债的空间,所以这个债务转移过程顺利完成了。
时间到了2018年,美联储加息缩表越来越快,特-兰-谱和我们大打贸-yi-战,外部风险已经比2015年大很多。
国内经济环境也很危险,目前有三颗雷随时会爆炸。
一是债务雷。今年一系列的企业债违约和P2P平台跑路,本质上是债务风险的爆发。没有实体经济支撑,这些玩庞氏骗局的把戏,最终是纸包不住火。
二是汇率雷。人民币汇率涉及到国内资产的定价。即使高层想用人民币贬值,当作反击贸-yi-战的武器,但这把武器是双刃剑,只可适可而止,搞不好,大出血的是自己。
三是楼市雷。楼市泡沫现在已经很严重了,再放水炒楼,等待我们的就是金融危机。到时,特-兰-谱不用费心思打贸-y-i战,我们已经自废功力了。
楼市现在的定位已经不是债务转移的工具,而是政府增加税收的摇钱树。这才是政府会百般呵护楼市泡沫的原因。
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住楼市才是最安全的做法。这也意味着,更严厉的楼冻措施会出台。这才是此次宽松的底线。
况且,这次宽松,只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新注入的钱,是用来保证给债务付利息的。
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截止今年6月份,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速仅为6.9%,而目前全社会的平均融资成本是7.6%。翻译过来就是,银行体系新供应的货币,还不够用来还存量债务利息,债务不爆雷才怪呢。
所以,指望靠降准来推动股市、楼市走牛的,可以洗洗睡了。未来股市任何一次小幅反弹,都是投机资金逃命的机会,而楼市则是投机资金的刑场,一不小心就会被绑着一刀一刀地割肉。
7月25日,上海市长应勇说,坚持限购限贷“双限”政策不放松,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这可以看作是官方对“全面宽松”的正面回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