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娜塔莉·戈德堡的《写出我心》。
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有鸡汤的味道。它还有个副标题,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两个合起来就很准确地点出了此书的核心内容: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书,目的不是为了写出10W+的文案,也不是为了成为知名作家,而是用写作表达自己的内心。
与其说这是一本教人写作的书,不如将其归为自我成长系列——通过写作来治愈自己,其功能跟禅修、冥想有相似之处。
书中没有关于文章如何起承转合的技巧,甚至在我看来,此书本身的布局就很随意,像是两个人唠家常,说到哪是哪。
我在阅读的时候,不时会发出“这也可以?”“这样也能出书?”“我也是这样的”类似的感叹。
很喜欢书中传递出来的几个信息。
我们都知道运动员需要无数的场外练习,才有赛场上的出色发挥。纵然天才如科比,也有一句灵魂拷问: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那么为什么写作就不需要呢?为什么很多人期望一提笔便是畅销佳作、划时代作品?
惭愧的是,曾经我也是这样期望的,似乎只有足够满意的文字才值得我拿起笔去书写或者打开电脑敲进文档里,所以才会用“没有灵感”来解释写作的不能持续。
但是,娜塔莉告诉我们,写作跟足球篮球一样,需要很多很多的练习,才有可能出产一部好的作品。我好喜欢她这个观点,因为它给了我出发的勇气,也给了我到达的希望。
写作的时候让“编辑”先离开,此处的编辑是我们心中的评判者。
我的写作练习开始是用电脑书写,但经常写了删、删了写,往往一个半小时下来都不到800字。老实说,很受挫,似乎自己并不是这块料。而且写的内容有一种很明显的顾忌和遮掩,也就是说它并非我内心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在阅读《写出我心》后,我知道问题在哪了。作为创作者的我在写作的时候,脑中同时有一个编辑一直在旁边看着,时不时的出来点评这里写的不对、那里说的不恰当,结果是创作者的自己就不敢跟着思绪往下写了。
但是,娜塔莉告诉我们,创作的时候尽管写下去,写的是狗屎也好玫瑰花也罢,是充满光明充满希望,还是阴暗晦涩毫无逻辑违背规律,都不要去在意,尽管写下去,不要停也不要回看。把编辑赶出房间,让她滚回去睡觉吧。
编辑是在初稿完成后才出现,这时候创作者可以休息了,让编辑开始她的工作。
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工具。
这看起来有点矫情,但实践证明意义非凡。我尝试过的书写工具有电脑、手机、各种本子、A4纸、信纸……最后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是强林的双线本和晨光的0.5mm黑色中性笔。
这两者的配合可以让我心无旁骛地沉醉其中,进入忘我的状态,其效果可媲美禅修和冥想。
娜塔莉在书中写到:
我就开始动笔写,不断地写下去,把我能写的东西全部写下来——我每一个想法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我没有什么目的,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只是在体会着自己的想法与笔触的这种特殊而亲密的关系。
这份亲切与直白,使得每天早上坐在书桌前的我,有勇气和能力提笔填满三页双线本。
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就在纸上写下“不知道写什么”,然后抓住当时的思绪接着往下。一个思绪断了,就拿起另一个思绪。无论怎样,总会把三页纸填满。有时候,只有最后几句是有价值的,其他的都是狗屎。可是,也正是因为前面的狗屎,滋养出了最后的那一朵小花。这就足够了。
我在想,如果没有阅读到这本书,我是不是再一次地放弃写作了。因为即便是阅读之后,仍然会有许多次自我怀疑的出现,只是每次都用娜塔莉的书来安慰自己,然后又是三页纸。
就算你不是有要练习写作的想法,也可以看看这本书。它更多的是传达一种自我治愈的方式。我看到有人说,看此书可以让自己平静。
顺便提一下,我这篇文章的初稿是用电脑打字出来的,也就是说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编辑和创作者的配合度会提升,她们逐渐地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出来什么时候该休息。
或许再过一段时间,我对纸笔的依赖就没那么强了。不过,我还是很享受笔尖在纸上书写的那个触感。
棒极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