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一王之涣:登鹳鹊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一王昌龄:出塞之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一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一、幽怨情结
大唐文坛中晚期,因政治的腐朽,民风的移易,人心的浇漓,许多诗人把无奈的目光投向闺房和深宫,借描述妇女闺愁抒发自己的郁闷情怀,或借以喻理、喻政、喻世;继而形成大唐诗史上一道饱含幽怨情结的靓丽风景线。终于在唐末催生了以韦庄、温庭筠为领袖的一个与诗略有区别的诗词文学派别:花间派。以此溯源,幽怨文学的鼻祖,当数屈原、宋玉、曹子建和其代表作莫属,都具有浓厚的幽怨情结。
所谓幽怨情结,乃闺中女儿本来面目,借深闺或深宫女子的忧愁思念而发;以内容差别和作者立意,大致分为闺愁类、宫怨类和情怨类三种;均包含强烈的反礼教、反专制和向往自由爱情的内涵。大唐中晚期,王建和朱庆馀的新嫁娘、宫中词、闺意等等,就是幽怨情结的代表诗作。以李商隐为代表的诗人,更不乏讴歌爱情、咏叹伤离的优美诗篇。
中晚唐出现此类诗歌自然可以理解,但于盛唐时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诗文大家的诗作,依然包含幽怨情结,就颇值得一议。表面看去,王之涣和王昌龄两人的几首名作,多因事不如意随感而发。但其缘由却与他们不公平的人生际遇和时代特征有很大关联。
二、王之涣
王之涣,出生于武周时代,成长于唐玄宗盛唐时期;祖籍并州即山西太原人,女皇武则天同乡。王之涣个性豪放,才高志远,胸藏大略,但他的仕途十分不如意。青年时期曾出塞从军,后由亲戚保荐做过几任县衙小吏,却因屡屡遭人诬陷而辞官,长期在家赋闲。会不会是因武氏同乡而平白遭遇牵连受到玄宗新政打击?因史料太少一时无法判断。
王之涣留世不多的诗歌,内涵寓意、个性风格十分鲜明。情感深沉,意境雄伟;纵横今古、超越时空。非胸怀大局者而不能为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个字,便勾勒出北方大地之上仿佛处于动态之中的半壁江山,以及诗人面对壮丽自然景象而深藏的大爱情怀。在王之涣画师般奇丽的笔锋之下,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仿佛看到夕阳西下之时徐徐而落、依偎着峰峦的白日;看到黄昏之时辉映着晚霞光芒而连绵起伏的高大山岭;仿佛还看到蜿蜒曲折、汹涌咆哮的黄河汇入远方浩瀚的大海。如此雄健浑厚的笔力,酷似将相风度;但却真实出自身份低微的县衙小吏之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十个字,更是了不得。王之涣并不满足目所能及的广阔世界,他的心志更在云天之外;倘若要把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就必须站得更高一些。高超的思辨艺术,包涵整个世界最为深刻、包涵整个人生最为现实的奥义。天道行健,人生意义的最高之旨,就在于高瞻远瞩,不断进取。该诗同时也告诫世人:人生在于登高望远、认清事物本质。
全诗情景交融,格调高雅,技巧娴熟,纯朴自然;诚然中国文坛诗画合一的珍品,诗家千古之绝唱。作者通过景情合一的描绘与抒发,完成了生命贵在积极进取的心灵救赎。
王之涣才华盖世,志向凌云,但人生和仕途并不如意,并且屡遭排挤构陷。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幽怨情结却并非简单狭隘的怨天尤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如上推测或许有理。盛唐新政之下的浩荡皇恩,从未眷顾这位才华横溢、志向不凡的青年才俊。他胸怀的志向,似如天际黄河之源,悬挂在高高的云天。孤独的王之涣,就像身处塞外的凉州孤城,周围尽是难以逾越的高大山岭;塞外荒漠鸣奏的羌笛声中,有无限的哀怨时时诉说;温馨的春风,从来没有吹拂玉门关外初春季节的杨柳。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人生最伤是离别,世间最痛是相思。王之涣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就是盛世浮华对高洁精神的排挤逆淘汰,就是对正直人格的打击与残害。
三、王昌龄
与王之涣个性风格和人生际遇相当的还有同时代诗人王昌龄。他的史料也不大详细。史界普遍认为,他祖籍并州与王之涣和武则天同乡,之后迁居长安;大约出身于没落小官僚家庭。王昌龄生于武周末年,早年求仕不举,到处飘泊流浪,近四十岁才中进士。
王昌龄仕初,在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或其它类似文职小官,八九品上下。后因遭遇诽谤长期被贬,流放岭南各地出任县尉和府丞等地方小吏。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很可能陷于官场和地方势力交织的利益暗斗漩涡,因琐事被上级刺史滥杀。何其不公与悲惨!
王昌龄与王之涣如此十分相似的人生际遇或命运结局,从仅有的信息推断:他们的不幸,可能因与武则天同乡,被政敌纳入武氏余党而遭受莫须有政治打击所致。皇帝治下,此类党同伐异的政治迫害,余波会持续很长时间。虽为推测,但史上实例屡见不鲜。如此推测,从他们诗文内涵与浓厚的幽怨情结可以得到佐证。
王昌龄是七绝高手。往往以二三十个字的精彩组合,就能完成古今志向和人生大爱情感的诠释与表达。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身在边关的王昌龄,以诗人敏锐的目光,不断审视盛唐表面奢华之下隐藏的重重危机。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在诗中暗表对北塞国防的关切和幽怨之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一生十分贫寒艰辛。一个堂堂男儿,他具有正常人的情感追求。大半生仕途奔波,使他情志两伤。
这首七绝《闺怨》构思巧妙,以闺愁抒发征人之伤。表面描述独守家中少妇面对春色的伤感;但诗人从另一个角度,不但刻画爱情的至高无上;而且表达塞外男儿对家妻的深切思念;更有对权力地位和富贵虚荣的蔑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被贬江南或在岭南流放。期间,饱受乱世流离与分别孤独之苦。但他的情志始终忠贞。大半生的艰辛不平,却使他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修养品格更加高尚。这首七绝脍炙人口。构思新奇,意境幽深。诗尾以假说语气和问答形式,完成对家乡亲友思念与关怀的表达。
尤以末句更为别致:一片冰心在玉壶,不仅有对身处沦陷区亲友的思念;同时表达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志向和气节。其中体现的铮铮傲骨和高洁风格,感染感动着后世无数读者。
以王之涣和王昌龄的盖世才华和高雅情调来看,再以他们悲惨的人生际遇和命运结局观照:如此绝世精品诗作包藏的幽怨情结,恰恰是对盛唐表面浮华的超强讽刺,并预言它的没落。王之涣和王昌龄二位诗人去世前后,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盛唐时代的结束。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王之涣与王昌龄的幽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