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坡 | 贾薇盐津记忆

下场口太平缸的水来自黄泥坡。

从黄泥坡箐沟头一路顺山往下是一条引水的堰沟,从王五儿家背后接过来,变成了竹筒筒,一路再经过外贸站、豆腐社,一直接到太平缸里面。

爱探险和好奇心是那个年代盐津娃娃的玩耍标签。

黄泥坡堰沟巴斗岩石修凿,是太平缸源泉主渠,更是养活下场口和街上人家的生命源泉。

堰沟从黄泥坡到王五儿家门口,大概一公里多。

看起来不算长,但堰沟边边只放得下巴掌宽的脚,如果往堰沟边上走要千万小心,一不留神就可能跩到百米下的公路边。

By:tb3727_44

有一天,五姐来家里喊我“走,我们上堰沟玩。”

经常有男娃儿们去堰沟玩回来,吹嘘好玩好刺激,女娃儿早就跃跃欲试。

从老公路上去不到墨石沟,拐上一条小路,一直爬就是黄泥坡,爬到离公路差不多100把米的地方再拐上去,就到了堰沟头。

堰沟右边是陡岩子,接斗下面的公路;左边是黄泥坡的陡坡,接斗堰沟边上的水槽,水槽边被人走出了一条窄窄的小路。

堰沟像一条银色的腰带,常年挂在黄泥坡上。

不起雾的那些天,看得见县城对岸的黄家坪子和杨家坪子,看得见街上一大片瓦房顶顶。

那天往堰沟上走,满嘴是坡上的灌木野草香气,风轻轻吹动头发,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刺激。

泉水常年从黄泥坡下来,沿着堰沟一路向街上奔腾。

沟壁上长满青苔,有些青苔长得很长,顺着水流的方向,妖怪一样在水里飘来荡去。

我们顺着堰沟走一哈停一哈,又蹲在堰沟边看泉水流啊流。

水太清澈了,忍不住捧一捧水来喝。

五姐有经验,喊我不要直接拿手捧。她顺手讨一片堰沟边上的树叶子,用手弯成一个漏斗状,然后从堰沟里面舀水喝。

我学着五姐的样子,觉得堰沟里的水好甜。

刚喝了一口,五姐突然就喊“不要喝了,好像有蚂蝗。”

我慌忙丢掉树叶子,它皱巴巴慌里慌张顺着堰沟水流走了。

五姐蹲在堰沟边喊我看蚂蝗,我哪里敢看,只感到腿脚发软,只感到头皮发麻,只担心刚才喝水有没有把蚂蝗喝进去。

再往堰沟边上走就开始害怕。

当时走到堰沟的这个地方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进退两难,只能硬着头皮往前。

五姐看我害怕,找了根棍子给我,喊我一边走一边拿竹竿戳堰沟边,硬的地方是路,空的地方是草千万不能踩上去。

有一次听我家家说,蚂蝗会吸人的血,如果不把它打死,会一直把血吸干。所以每次不准我们去河沟头耍,就拿蚂蝗来吓我们。

爬堰沟前,根本没想到蚂蝗。

突然被五姐提醒,现在满脑子只有蚂蝗。

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心虚,越心虚腿越软,突然就一脚踩空,从堰沟边跩了下去。幸好堰沟底下有茂盛的灌木丛,刚好接住我。

我边哭边扭头往底下看,隐隐约约看得见底下的公路,我怕得要命不停大哭。

五姐急死了,一样大声哭喊“千万不要动哈,千万不要动哈,我马上下来救你喽。”

我一边小声哭,一边紧紧闭着眼睛,生怕哭声大一点就会落下去。

我掉下去的旁边就是武装部的大水缸,五姐从堰沟边梭下来,费尽全力把武装部接水的竹竿递给我,让我抓斗竹竿慢慢爬。

等我和五姐爬到堰沟上,看着堰沟水又哭了一场。

此次经历永生难忘,堰沟从此不敢再上。

但盐津就那么大点地方,而堰沟总有迷人处。

又过了一年,到打草草粑吃的时候。

盐津人喜欢吃糯食,过年家家户户推“粉子面”吃汤圆;一年四季花糕、油糍可当早点;清明节前后家家打草草粑,无一样不是跟糯米有关。

粑粑草是一种野菜,开黄花,叶片有细绒毛。春天一来,盐津漫山遍野都会长。

但粑粑草娇嫩,只有刚长出来两三天的粑粑草打得成粑粑,过了这两天粑粑草就老了。

所以清明节一来,盐津人就抓紧时间上山讨粑粑草。

嫩央央的粑粑草讨回来,跟泡好的糯米蒸熟,裹到石臼里舂打。

打个把小时,壮汉都会打得满头大汗。

刚舂出来的草草粑热乎乎又软又糯,揪一坨下来蘸点白糖芝麻面,那种滋味拿什么跟你都不换。

吃不完的草草粑拿帕子包了等它干,要吃的时候切一块下来,要么放火上烤,要么拿油锅煎。

粑粑草盐津到处都是,但数黄泥坡堰沟上的最嫩最新鲜。

我不敢再上堰沟,小伙伴们上堰沟讨粑粑草的时候,我就在公路边上等她们。

等啊等啊,她们带着一大包粑粑草回来了。
等啊等啊,盐津的天气慢慢慢慢热起来了。
等啊等啊,光阴像堰沟水悄悄悄悄流走了。
等啊等啊,我们不知不觉不知不觉都走远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盐津吃水困难。 政府在县城大街上修了两个“太平岗”,还是解决不了街上人吃水紧张。 好在关河水浪滔...
    侧身的贾薇阅读 2,750评论 3 3
  • 盐津粑粑店在百货大楼右边太平缸斜对门。 几扇木板门,一个高高的木门槛,当年的盐津人再熟悉不过。 一进店,右边一个小...
    侧身的贾薇阅读 2,669评论 0 4
  • 盐津食品公司有两个养猪场,一个在食品公司本部那边,关要杀的猪儿;一个在下场口这边,关慢慢杀的猪儿。 从下场口一直下...
    侧身的贾薇阅读 1,594评论 0 9
  • 下场口的大黄葛树一共有两棵,一棵在我家对面,熊婆婆家门口,一棵在姜丽他们家坎下,胡婆婆家门口。 盐津的黄葛树生得悬...
    侧身的贾薇阅读 2,622评论 2 9
  • 从昭通去盐津,顺着大关两河口一直往下,穿过似乎永远走不完的高山,过豆沙、柿子坝,抵近水葫芦,就看见了坪街。 过坪街...
    侧身的贾薇阅读 3,287评论 0 6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