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就免不了需要沟通。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是最简单的。但是也是最容易出错的。
我妈妈就老是跟出租车司机怄气。
一是她认为出租车多绕路,路线不对,导致路费同样不对。
二是她想去的地方,描述半天,出租车司机还是不知道在哪里,建议她指路。问题是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走。她因此很困惑,“我知道怎么走的话,还用打车吗?”
当然每次都是磕磕巴巴到了目的地,同时也生了一肚子气。
这次我回老家,亲身体验她和司机的沟通,才明白关键所在。
首先,老家大部分的司机都不是本地人,而我妈妈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普通话里面时不时会有当地方言出现,司机听不懂。
其次,司机善用手机导航。而我妈妈从没用过导航地图,不知道它对地名的精确要求。她自以为的精确地名,对导航APP来说,仍然不够精确。
特别是我们家在一条要求单向行驶的小巷子里,为了方便,我们一般都不说巷子名字,而说在**路,**新村公交站,这对当地老司机来说,很熟悉,一说就知道在哪。可对新司机来说,很懵--**路,**新村的公交多着呢,是哪个?几路车的公交站?
还有一次是,我妈妈急着去一个区级医院拿药,但是这个区级医院已经改名,我妈妈说的是医院改名前的名字,司机怎么都搜不到。而键入医院所在的路名,导航也没能马上找到这家医院。
最后,手机导航APP指的路,跟我们常走的路有时候不太一样。我妈妈又是路痴,分不清东南西北,一看车外两边景色跟以前不一样,就以为司机在绕路。导致误会的发生。
事情搞清楚了,沟通问题就好解决。
我帮妈妈做了几张小纸条,都是她常去的地点。一张小纸条一个地点,上面写清楚地名,特别是导航需要的精确地名。去哪里就拿出哪个小纸条,司机根据纸条上的文字来导航,就没问题了。
同时也跟妈妈解释,现在都是手机机器导航,司机严格按照导航路线走,基本不存在绕路的可能性。
我妈妈用新方法尝试了几次都很顺利。这样她心情好多了。办事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