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作曲家Francis Poulenc与1953年依据Bernanos同名小说抒写的三幕歌剧。Poulenc虽是法国人,但由于歌剧当初是应Milano的Scala大剧院的邀请,所以最初版本是意大利语的。在经历了非常多坎坷之后,歌剧终于在1957年第一次上映。我今晚观看的版本则是法语版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布鲁塞尔La Monnaie / De Munt大剧院观看演出。
这个剧院在当代舞台剧历史上扮演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没有不及巴黎歌剧院的Palais Garnier那般金碧辉煌,但与欧洲多数大城市的大剧院相比还是毫不逊色。也是出于尊重比利时双语制,所以在前面提及名字时,总是要打上法语和荷兰语两个版本。programme也要两种语言弄双份 (图1),歌剧的字幕也是如此。一边是法语,另一边则是荷兰语,因此也就没有了英语的位置。在主持人介绍各项事宜时,则要使用三种语言:法语、荷兰语和德语。因为比利时官方语言其实是这三种语言。
1. La Liberté (自由) (图2)
本部歌剧没有序曲。音乐响起,观众直接被领入剧情。一位演员就在象征城堡墙壁的幕板上写下“LIBERTE"这个词,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这是一部没有爱情戏的歌剧。实属罕见!作曲家在致观众及媒体信中曾解释说,他想要创作一部“半神圣半凡世”的歌剧,一部完全用于诠释人性的歌剧。他认为这也是忠实且严肃对待原著的最佳方式。
"Ô Liberté, que de crimes on commet en ton nom!" 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对“自由民主”所引发的人民暴力的控诉。资产阶级摧枯拉朽之势是无法改编的。革命必然是要流血的。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权利也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然而,“自由”的大旗每次举起来,背后都有别有用心的人预谋着新一轮的压迫。许多冠冕堂皇的概念只不过是利益更迭的工具。这也无所厚非,因为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书写的。然而每次它们都能蛊惑人心,强行划分正义与邪恶,这才是最无耻最悲哀的事情。
2. La Peur (恐惧)
可以说,整部歌剧都充斥着的情感之一就是恐惧。歌剧始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暴徒充斥着街道,贵族们时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女主的家庭作为贵族也不断遭到袭击。也正因此女主的父亲和哥哥都希望她能够进入Carmélites派的修道院避难。女主的名字叫Blanche,意为白色,想必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Blanche只得不情愿地遵从了家庭的安排。
外面的世界让她害怕,然而修道院也没有给予她安全感。在第一次与修道院院长会面时,院长就非常严厉地告诫她,修道院不是避难所,而是为主祈祷的地方。本就与修女姐妹们没有相同三观的Blanche很快又被她结识的第一位修女朋友Constance的话吓到。据她所述,她们不久会一起共赴天国。
随后,院长被疾病击败离世,而Carmélites修会又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被教廷官方解散。倘若这群忠贞的修女坚持信仰,继续之前的生活方式,那么就算是与“新法兰西”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被这一连串的悲剧搞得晕头转向的Blanche也因此陷入更深层的恐惧,以至于,当所有修女们集体匿名投票表决是否殉教时,她投了反对票。最后,她靠撒谎,想办法脱离了修女姐妹,开始了第二次逃亡。然而,哥哥已经逃往国外,而父亲也已经被送上了断头台...
对于恐惧的表达可能是Poulenc最为个人化、最为脱离原著之处。因为他想要在新时代重新审视天主教殉教的教义。在他看来,在面对危险时,已经作为不言而喻的选择的殉教行为其实不是一种英雄主义。他甚至想要质问这样一种墨守成规的宗教行为是不是存在反人性的方面。尤其是在人类刚刚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而战争本身就是无数人怀着类似殉教的心理加入到无端的杀戮中去的。所以,他想要在自己的作品里突出殉教行为中无奈和凄凉的一面,从而表达他对人性的理解。如果仍然选择殉教,那么至少要想清楚自己为何要这样做。
3. La Grâce (主的恩泽)
这当然还是一部历史和宗教题材的歌剧。最终的戏剧冲突集中在两个世界间:现实的和理想的。法国大革命是为了民主理想;修女们则是为了天主教信仰中的理想国——天堂。当两种理想相撞时,原本各自坚持的美好却在现实中激发出了血腥暴力的惨剧。虽然修女们看似无需为此负责,但她们的信仰“要求”她们在此情境下别无选择地殉教,也为这暴殄天物的时代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对于Blanche来说,怎样都是死路一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她最终选择与修女姐妹们团聚在断头台上,则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内心更为平静的死法:与主重逢。Poulenc的这场剧中的上帝就像Scorsese去年的电影《Silence》一样,面对涂炭生灵的世间悲剧一直保持着令人捉摸不透的沉默。所谓主的恩典对于Blanche也只不过是获得片刻的平静罢了。
4. L'Humanité
Poulenc的作品和Bernanos的原著繁复叩问自己的问题都是:最本质的人性到底是什么。
最后一幕的最后一节,原著本是修女们被依次压上断头台行刑。而在这个版本中让修女们身着白衣排成一排,齐唱《Salve Regina》这首psaume (图3)。每次小鼓敲响,都会有一名修女象征性地死去,退出合唱,向背后布满星辰的背景走去。有些只是低着头缓缓消失在黑暗中;有的则是抬起头,仰望天空,张开双臂,象征"Je meurs de ne pas mourir",回到主的天国。身边的老太太们无不掩面抽泣。当穿白衣的修女只剩下Constance一人时,当大合唱伴随着杀戮变成了独唱,女主Blanche身着黑衣从走了过来,象征与她的修女姐妹相聚,履行她们曾一起做出的殉教誓言,也使得她与Constance第一次对话时后者的预言应验:“不久后,我们会是在一起”。
最后这场戏无疑最为精彩,也是整部歌剧的高潮,是原著作者Bernanos撰写小说时的核心思想。在原著中找到共鸣的Poulenc,在这段乐曲中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致。整部作品,就像他本人以及艺术评论家们所说,要么一文不值,要么成为会成为经典而被历史铭记。可以说,压轴的《Salve Regina》使得这部歌剧成为杰作更加无可争议。当Constance也背身走下台,只留下Blanche接替她和之前所有已经毙命的姐妹继续演唱时,她黑色的长裙已经与黑夜融为一体,她的歌声也变得微弱悠长 (图4)。之前的慷慨激昂为主赴死的壮阔的气势,现在只剩下低吟的哀叹。虽然意识到死亡其实是向主而生,虽然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Blanche在接受自己的命运,走到现世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无奈和对这个世界的困惑。
历史上这部歌剧像其它经典名著一样,拥有许多舞美及舞台设计版本。很难比较这个版本与其它版本之间的优缺点。但在舞台设计方面,这个版本的确有几处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有四片巨大的木板可以分别沿着四个方向移动,既可以拼凑起一个完整背景,将舞台纵深处完全和想要呈献给观众的空间隔离开来,又可以悬置在中途,恰好流出一个十字架的形状在舞台正中央 (图5)。再比如,第二幕中,老院长临终前躺在床上那一场,舞台设计出人意料地将演员吊起来,制造出一幅好似俯视房间的画面,既方便了表达,又制造出了非常惊人的视觉效果 (图6)。再举一例,那就是两侧可调节的木板制造出来的斑斓的光效。一场是在Blanche刚刚申请进入修道院,与院长对话时所在的会客室;另一场则是最后修女们被囚禁的监狱 (图7)。
另一个极具创意的舞美安排是道具的使用。整部歌剧象征宗教仪式的圣物只由几个复合板制成的造型作为象征:一个retable作为祭坛;一只小羊作为Agneau du Christ;一个雕塑作为Christ l'Enfant;以及两片翅膀样子的木片象征天使;当然,还有一尊巨大的十字架。所有这些圣物都出现在每次过场阶段,所有修女都聚集在台上,进行宗教仪式。修女们不紧不慢地将圣物组合好,然后定住几十秒摆pose (图8)。形式十分简单,但配合着光效,神圣感却体现得淋漓尽致。
Poulenc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这部歌剧也是他个人以及整个20世纪最好的歌剧之一,虽然它的名气并没有那么大。题材太过严肃,题目也有些敏感,使得它很难被列入主流歌剧行列。从音乐性角度来看,这部歌剧也很好地体现了Poulenc本人一贯风格:沉稳、厚重、深邃中透露中一种忧郁。你可以说他的音乐大多朴实无华,但你却无法否认他的每部作品都触动人心,只要你能沉下心来听他的音乐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