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以规划为纲 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制定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议》稿作为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总部署,精准把握历史方位、深刻分析发展变局,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唯有以规划为纲,锚定方向、把准关键、落地生根,方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以规划明向,筑牢“纲举目张”的战略根基。方向明则道路通,定位准则发力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一重要论断为规划实施锚定了历史坐标。《建议》稿立足“两步走”战略安排,既延续“十四五”规划的科学理念,又结合新的发展形势明确了阶段性目标,从经济增长到收入分配,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到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形成了清晰可辨的目标体系。基层落实需首先深学细悟规划的战略考量,将“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讲清讲透,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细化为本地的“任务清单”,通过专题宣讲、中心组学习、基层讲堂等形式,让规划精神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社区,确保全社会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识合力,杜绝“方向模糊、盲目推进”的误区。

以规划为钥,破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明确了规划起草的四大原则和七大重点问题,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金钥匙”。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等原则,直指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强双循环、推进共同富裕等重点部署,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落实规划精神,需紧扣这些核心要义精准发力:在产业升级上,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壮大,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发展的“硬支撑”;在循环构建上,既要深耕国内大市场,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健全农村物流网络,又要主动融入国际循环,依托区位优势拓展对外合作;在民生改善上,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优化就业服务、完善社保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增长有温度、发展有质感”。

以规划践履,激活“落地生根”的实践效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这为规划落地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基层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更需打通“规划—部署—落实”的闭环:在乡村振兴领域,可依据规划要求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完善“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产业链延伸中增收致富;在基层治理中,紧扣“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在改革创新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医保、社保等民生服务“一网通办”,让规划部署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议》稿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的实现,既需要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引,更需要基层实践的扎实推进。从锚定战略方向凝聚共识,到紧扣核心命题精准发力,再到深化实践落地见效,“十五五”规划的实施过程,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基层逐步推进的生动实践。只要我们以规划为行动指南,将精神实质转化为工作实效,就一定能在这片热土上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坚实力量。

下宫镇 陈宏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因地制宜,让新质生产力扎根大地结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各地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区...
    若惜伱阅读 17评论 0 0
  • 锚定新征程 擘画新蓝图——从二十届四中全会读懂中国式现代化新航向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
    若惜伱阅读 24评论 0 0
  • 镇 长(8) 晚上,杨征信步走出镇政府,准备到街上逛逛。走过镇政...
    天若有情KING阅读 17评论 0 0
  • 故宫百年守护,汲取文化传承力量 2025年10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
    笃行者_6fe4阅读 29评论 0 0
  • 镇 长(7) 例会散后,办公室小赵赶上来送给他一张传真电报说,镇长...
    天若有情KING阅读 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