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避免不了遭遇挫折和不幸。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不幸,我们的态度却至关重要。不同的态度造成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持续的幸福》中记述着这样一个伊拉克战争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K先生在伊拉克,经历了激烈的战斗。许多亲密的战友非死即伤,深感自责。最难过的时刻是,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小群伊拉克妇女和儿童在袭击中被打死。即使回国,他的生活一直处于黑暗之中。焦虑,情绪不稳定,强烈的恐惧,恐慌,内疚和绝望等各种心理障碍汹涌而来,让他无所适从。活着,已成为一种可怕的负担。
K先生代表了遭受创伤后态度消极的这类人,据说在整个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多达20%的士兵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此不同的是,有另外一类人同样遭遇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却能战胜挫折,变得更坚强,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朗达是创伤后成长的一位榜样。朗达被敌人俘获的时候,双臂和一条腿断了,并受到了性侵犯和暴打。她在描述自己的创伤后体验时说到:“我比以前更适合做一名一生,因为我对患者的感受已不再是纸上谈兵。我觉得自己能够成为更出色的领导和指挥官。战俘经历改写了我的标准,现在面临挑战时,我不再感到那么焦虑和恐惧……”
同样的悲惨遭遇,不同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前一种活在创伤的阴影中,自怨自艾,不可自拔;后一种在不幸中寻找幸福,在消极中探求积极,在绝望中憧憬希望,在痛苦中期待快乐。前者的聚焦点只停留在了生活的浅层次意义,而后者在挫折中成长,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才是人生意义的真正所在。
实践证明:人在逆境之中如果能抓住成长机会往往成长很快。人在逆境中成长,经过多少挫折,就有多少思考。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使人成长的根本原因不在逆境,逆境仅仅是人周围的客观环境,真正引发人内在升华的而在于人自身。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遭遇了各种不顺心。爸爸妈妈的不理解,和老公的感情也日益冷淡,孩子们也不喜欢我,与同事的关系也陷入僵局。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无法抹去的至暗时刻,我怀疑人生,讨厌自己,经常会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为何?虽然痛苦过,挣扎过,内心的每一次纠结,正义和邪恶的斗争,都化为我生命里的一次成长。就像《持续的幸福》中说的那样:人类是从几千年的逆境中进化而来的,自古以来,人类对待逆境的通常反应都是复原——先是一段相对较短的焦虑、抑郁,随后又恢复到先前的功能水平。的确如此,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没有逆境,也就没有人类的不断进化。由此,敢于在逆境中崛起,这样的人生才有源源不断地动力。
生活中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熊出没》里的光头强被医生误诊为急症,以为生命走到了尽头,于是熊大熊二帮忙实现心愿。光头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超越了生气,穿越了时空。虽然剧情结束才知道是误诊,但那种经历过可怕的事情所带来的幸福感,却是不容置疑的。电视剧是生活的缩影,光头强的遭遇是每一个病人的现实原型。我也相信:那些经历过病痛的人,反而对幸福的感觉会更敏锐,更强烈。这就是大仲马所说的:“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
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一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我要对着世界大喊一声:“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