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看了一百多页的书,这还是我们在中学时候买的书,看起来果然有些陌生。
我虽然自认为自己对于历史特别感兴趣,但是也不得不说,真正回忆起来,拿证据说事,我的书架上最多的就是那种心灵鸡汤。
真的是越来越多。
就连我昨天去看的,也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心灵鸡汤而已,以前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没有基本的分辨能力,什么都不知道,看一本书就信一种言论。
现在真的冷静下来去看,隔了许久再去看,发现那些东西有些不一定就是真的,在很多方面来说,甚至还和我的一些想法背道而驰。
这对于我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我能去分辨那些东西是适合我的沃土,那些东西只是鸡汤只是别人的一些观点而已。
直到现在才有点理解古人说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是一味的觉得这样做就是对的,按照书里做的就是最正确的,那就也不会有这么一个我了。
往大了说,如果世界都按照同一个人的同一本书的同一个观点行事,那么多样性就得不到体现了。
总是在犹豫总是在偏听偏信,到最后真的就脑乱了,或者就是腹中空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以及到底想说什么。
希望你真的能够说到做到,不再局限于对于旁人,更多的把这个东西定义在自己这里。
对自己说到做到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一直努力追求对别人说到做到,归咎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追问自己,得到了一个答案:因为害怕自己的信誉有失,害怕给好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所作所为饿,深层目的而言,还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不是旁的什么。
所以,别对自己说谎,时时刻刻看清楚自己的心,一时的迷失说明不了问题,长期迷失最终让我们自食恶果。
别为了小事而时不时的叩问自己,你要想清楚想明白再深层思考和反省。
说实在的,我自己而言,真的是在某些方面完完全全就是个新人,那一瞬间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也不能说明问题,你要做到的事,你要达成的目标,也不是光嘴上喊喊就能达到的,希望你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一时的自己,你自己也看不清呢,何必让自己时刻打压抑靠自己,什么事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还没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自己给自己说不行,这不是在放慢气吗?
任何时候不要刻意的去打压自己,你觉得你会知耻而后勇,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写了那么多的字,却依然不知道该咋写一些东西,好吧,那就上网查攻略。
网上说,写一些练笔有用,那就这样做,但我的练笔写着写着写着就成了流水账。
不但不算是微微小说,连日记都不能算。
这个方法放弃,还有另外一种,网上说,多写就能获得一些灵感。
我右手握拳,这个我懂,一通百通,和练功夫一个道理呗。
但是没想到,这写着写着,这不实在憋不出来剧情开始胡乱的写一些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了。
随笔不算,日记也不算了。
只是在砸字数,在向脑海里要东西,第一时间想起什么就写什么。
我也佩服那些一天能写五六篇不同主题的文章的人,光是一天一点点,我都想不出来,有时候偏偏是啥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