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文章:古代文章典籍,文献知识,仁义忠恕之道。《述而篇》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性:人的本性。指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或生命的意义。
▲天道:《汉典》:“天理、自然的法則。
【译文】
子贡说:“老师的仁义忠恕之道,可以听得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言论,没听老师谈论过。”
【学而思】
“不可得而闻也”并不是孔子不教,而是“性与天道”蕴含在孔子所教的《诗》、《书》、《礼》、《乐》等学问之中,弟子们通过学习仁义忠恕之道就能感悟人性与天道。
颜渊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教学是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教导弟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注学而思,开发学生的智慧,而不是传授学生知识。诸弟子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不可得而闻也”转变为“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孔子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经世致用之学,既有修心养性,又有实用之学,后世宋明理学只注重德行修养方面的学习(性与天道),少实用之学。王阳明心学主张实用之学,少天理方面的学习。
参读:
《述而篇》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罕篇》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阳货篇》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知识扩展】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的自然本性,遵循着本性做人处事叫做道,接受圣人的教化,遵循本性,调整自己“过”或“不及”的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中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中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中道了。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戒惧。越是隐蔽的地方越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显现自身的问题。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史记•孔子世家》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