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出品的电视剧《新水浒传》里,鲁智深的临终偈语这样写道: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夜里听到钱塘江潮信,忽然想起五台山智真长老赠给他的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心里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下此偈。我们暂不评论鲁智深的生平之事,不管他嫉恶如仇还是杀人如麻,但他最后在戎马生涯里全身而退,顿悟超脱,也许如他本名“鲁达”一样,真的抵达了他所追寻的人生境界吧。
然而伴随鲁智深的顿悟一同到来的还有他生命的终止,这让看客的心里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面对这一结局的心情,是心生怜悯、敬仰还是若有所思呢?我们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坟头上的青青野草,来去之时都是两手空空,可是尽管如此,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生命不息,追寻不止。
我们在儿童时追逐简单的欢乐与新奇,少年时追寻自认为的个性与聪慧,青年时跌跌撞撞地逐鹿中原,可到了中年仍迷惑,晚年也还耳不顺。终此一生,我们到底又在追寻什么呢?不经意间就沧海桑田,近乡情怯,心中的疑惑仿佛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变得越来越多,也愈加沉重。
可能在我们的领悟与格局到达某个层面之前,心里面追逐的目标更多的来自于嫉妒与羡慕,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晚会经历三个阶段:对父辈平庸的妥协——对自己平庸的妥协——对后辈平庸的妥协,就像有人说的,有些豪车,我们生来开不上,,可能就永远开不上了。当我们的心境是停留在物质上的时候,那我们内心想要抵达的彼岸,可能大多就是一个名利双收的生活状态。然而不论物质与否,只要是一个不违背社会道德的理想,都是值得尊重的,毕竟理想一词,并没有高低贵贱之说吧。
当抛开物质层面,也或者说我们的心智与格局上了一个台阶,来到精神世界以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这个领域,有更多我们一直在追寻的东西,比如“笃定、坚毅、诚实、豁达、自律”之类的性格品质,或者“舍己为人、忘我、敬畏生命、纯真、善良”之类的人性光辉点。可能我们很多时候会忽视一个事实,就是精神世界的很多状态远比物质世界难以企及,这或许也是我们现实中很多人都在画地为牢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在名利与精神世界之外,我们所有人都还在追寻另一个东西,那就是“爱情”,情窦初开时追逐爱情,老态龙钟时缅怀爱情,有的爱情使人迷失自我,有的爱情使双方变得优秀,有的爱情使人生变得圆满,有的爱情使人生支离破碎。可无论什么样的爱情,它本该都是美好的样子,每个人在追逐它的时候,渴望抵达的也都一个美好的梦。
名利、精神、爱情——除了这些,我们每个人也可能还在追求着一些其他的东西,可无论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不可置否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目标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也或者我们追求的某些特定的东西,其实它们只活在那个特定的时间里,过了那个时间,就只能作为遗憾了。比如当我们有足够的硬币去坐摇摇车时,发现那份摇曳的欢乐只属于童年;当我们终于鼓足了勇气走出低迷时,才发现一直是自己在禁锢着自己;也或者当我们最后越过高山,踏破铁鞋以后,才发现最美的风景其实在身后···
可能人生的遗憾就是为了我们抵达某种圆满不可或缺的台阶,我们站在这个台阶上,往前是突破,退后就是深渊。
面对如此多我们这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有一个比失败更可怕的现实,就是绝大部分我们内心渴望的状态,我们永远抵达不了。可是永远不必把这已成定局的事实记挂在心,因为遗憾也可能成就圆满,当我们前路孤独悔恨时,或许可以把遗憾与缺失当做一把刻刀,然后用它一点点雕刻着自己永远不会完美的灵魂。
我们知道前路漫漫而上下求索是何等艰辛,我们也懂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多么的珍贵。可我却永远抵达不了某个彼岸,那个彼岸可能是某种快乐与满足,可能是自我的妥协与抗争,也可能是“鲁达”般最后的顿悟与超脱,可生而不达,又何乱我心呢?在这样一个平常的夜里,此文谨献给平凡的自己,希望你好好生活下去,接受未来必将面对的许多失败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