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李子柒的牧歌

远山夕阳,篱笆青苔,一朵花和两只狗,飘飘的衣衫桃花似的美颜  ……这一切如诗如画。李子柒,一个温婉美好的小女子,把日子过成了一朵花。

日升月落,云散云收,李子柒采药砍树,播种采摘;李子柒絮一床温暖的棉被,做一道唯美的食物。这个女孩飘飘如仙子朴质如农人,比隐士更丰富,比诗人更实干。温言寡语的李子柒吟唱着她个人的牧歌。

网上呼声太昂,偶尔我也会瞄一眼,瞄来瞄去,我的脑海就开始快闪——千年的时空瞬间压缩,电光火石亮闪了我的眼。深弯的脊梁、树皮一样的大手、日头下打夯的背影、星夜中祈雨匍匐的一片……一个、一群、一个民族的一帧帧断片碎影,纷至沓来,转瞬不见。一回头就看到了母亲。

母亲今年八十二。我外公一家是四川遂宁乡间的农户,生下兄弟姊妹六人,还有过继给我外公的干儿干女(外公家的孩子好养活,亲戚的孩子就会过继来,排在自己的孩子群里面),热热闹闹一大家子。母亲是最小的一个孩子,生她时外婆都四十多岁了。外公除了犁牛打耙,他还是一个很好的裁缝。家里有几亩水田,开着粉坊、机房。还有一两个长年,是外公家的穷亲戚,和舅舅们负责田里的农活。外公农闲时节出去给三乡四里缝衣服,在雨天,在暗淡的油灯下,千针万线的缝啊缝的。外公人长得清癯俊朗,须髯飘飘,目光炯炯,这是我在照片上看到的外公。外婆负责一大家人的一日三餐,颠着小脚指挥媳妇女子铰粉丝,晾晒、捆扎、贮藏。夜里就开始织布。外婆去世好多年后,我那些舅母们还神叨叨地说,一到深夜,老房子就会传出嗡嗡的纺车声。母亲说,不超出六岁,她就能站在一只小板凳上,煮出一大家子的饭食了,包括做大活的春播或秋收时节。外公很有生意头脑,母亲四五岁时就拥有一家公司,那是划给她照料的一只母鸡,每天喂食,捡蛋。攒着的外公卖了,就是她全年的红利……全家人经年累月,勤做苦熬,到49年,我外公家有十几亩水田,街上还有一片门面,卖外婆的家织布。到我母亲上学时,我的舅舅和姨妈们已经拖儿带女,就分家另过。在那时,我外公以及我外公这样的农人们,他们匍匐在大地上,辛勉执拗地从土里刨食,一天也不曾懈怠。

这个时候的中国农人,就是一群勤勉的土拨鼠,不停地刨不停地刨,直到死去。他们的世界就是那一亩三分地。田园牧歌是诗化的苦难,他们只有劳作苦难,没有牧歌。

49年后,外公外婆继续在土里刨食。母亲成了文化人,不甘心刨土,一路辗转,最后到山里觅到一民办教师职位,从此离开了家乡。我们姊妹三人都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在山村小学教书,白天教小孩,晚上教大人,空余还要上山下河写语录写标语,写在山上的石头、人家的匾额上。每月十一块钱,三个孩子都小,带不了。大概两岁的时候,我和三岁多的哥哥被送到祖父家中寄养,不到两月我差点死掉。我祖父一家,早年间还发达过,到49年前已经败落得一贫如洗,资格的贫农。得到消息,父亲日夜兼程赶回老家德阳,看到的是瘦骨嶙峋的一对小人和家中三餐难以为继的境况。我上吐下泻,父亲连夜背回了我。母亲日夜看护,才捡回一条小命。等文革的硝烟暂停时,父亲再回老家接小哥哥,小哥哥硬是不敢睡,熬不住了,梦里都依然抓着父亲的手。后来亲戚谈起,因为一口饭,孩子们挨打挨骂,打发早点上床睡觉等等,我没有怨恨,我早忘却了。但母亲提起那些事仍是忿忿的。

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后来的一天,我祖母挖着挖着南瓜坑,一头栽倒再也没起来。父亲回去,坟上已是草色青青。想起这个,我今天内心都依旧黯然——我的祖母,人们说是饿死的,饿死前她在挖南瓜坑。那个时代,饥馑遍地,她得挖多大的南瓜坑啊。种子还没撂下,她就一头栽倒了。这个祖母,我没一丝印象,我眼前总是浮现出雪夜中卖火柴的小姑娘,小姑娘变成了我瘦小的祖母,坐在一个大大的南瓜坑中,我几乎看到了祖母枯萎的眼里的一丝星光,还有那到处蔓延爬行的大南瓜,不在天上,就在祖母周围的土地上。

母亲一直在岷江深处的山村辗转,到我四五岁时,父母终于在一起了,这个村子叫紫荆村。小小的村子,背靠着一座小山,一边是大河,一面是小溪,中间这块平地,很久以前是一个庙宇,现在庙宇只落下一个大殿。大殿砌上山石,夹上几块木板就是小学校。殿旁有几间木板房,耗子真多啊,晚上全在楼板下大窜特窜,间或还有大蛇隐现。对面有一个大队医院,没有人家,农民在两边的山上或者更深的峡谷里。父亲教高年级,母亲教低年级,复式班。孩子没人带,放教室里一起上课。难以忘记的是我把脑袋伸进简陋的课桌里了,怎么都拔出不来,后来就不记得了。除了上课,母亲把这个小岛上每一寸能种的地都种了,空闲时间还给附近的农人做衣服,写信。一放学,她就坡山坡下打猪草,我们三个小人关在教室里等着母亲回来,母亲的背篓里总会抓出一大坨野草莓火棘果刺梨野菊花之类的,我们的零食或者简易的药物。野菊花干了,就塞进枕头。

父母和农民相处甚睦,我们养的猪也没人举报,还能自己留一半享用。放学了,父亲时不时地去钓鱼,父亲的钓鱼技术很不错,三天两头还是有油荤的。那些满脸菜色的农人上街,在小学校歇歇脚,喝口水。太晚或太早父母还会喊他们吃碗饭。也有知青从山上下来,请母亲扎一扎他们的破衣烂衫,讨一两灌泡菜,去度过他们艰难的插队生活。放假的日子,我们三个小人都跟着父亲去山上背柴——我们要用,学生蒸饭烧水也要用。背回来还要锯短,大一点的树,我坐一头,父亲一只脚踩住另一头,父亲拉上锯,哥哥拉下锯,哥哥挨了好多斥责啊,他实在拉烦了。他也就七八岁。但不管怎样辛苦劳累,那还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大多数时间,我们无忧无虑,上山下河地野跑。

山上的农人苦做死做,还是吃不饱。一到开会,父母就半晌半晌地忙,写标语、写大字报、准备口诛笔伐的材料。一年也就这一天半天热热闹闹的,斗斗地主,声讨一下投机倒把的分子,大队书记讲讲国际国内形势,民兵连长领着喊几句口号,婆娘女子忙着千针万线纳鞋底子说闲话……开完会,地主也好,贫农也罢,赶紧回家刨地,刨自己的吃食,刨要交的公粮。七十年代后期了,好像每年都要开交流会,一开会,生产队就要杀牛。那一次,我看见赶过来一头牛,那牛慢腾腾地挪过来,过来自己就躺下,那么温顺地引颈就死。在等待明晃晃的屠刀刺入的那一瞬,我看见牛灰蒙蒙的大眼里,一滴一滴的泪水滚落下来,那么大,那么晶亮,散了,漫湿了周围的毛发。边上有一个人说:这牛真还会哭呢。以后就是杀猪,我都要大哭大闹,被赶得远远的。我实在忘不了那头牛。

我的亲人也是过日子的能手,我的邻人也很勤劳踏实,但这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乡村,这牧歌唱得太拙朴太悲辛,还有些许的荒诞。

弹指一挥,九十年代。好几千年了,我们今天终于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可是乡村几乎沦陷了。山里山外,年轻一点的男男女女,带着吃更好的饭的梦想向大城市集结,留下的大多是找不到活路的、残疾的老年人。空落的村庄,废弃的房屋,大片大片荒芜的耕地。为母亲的心愿,我们回到了母亲的老家,藤蔓几乎霸占了所有的空间,我外祖母舅舅们的房子都快塌掉了,一棵倒下的大树压在房顶上,植物疯长,我们进不到屋里。转悠了好久,在远处小森林一样的田里寻到了记忆中的那棵老橙子树,树上挂满了果子,地上掉了好多。看着这么寂寞的橙子,我好说歹说,大舅的儿子终于弄下来了十几只,运到城里分享,大伙都说原生态,结果都不要,我又一路拉回家。有点苦涩,虽然可以下口,但早已经不是童年时那味了。

在离那不远的村庄,住着我八十八岁的二姨和一只狗,先前还有一只猫,不知啥时跑掉了。再走上十来里路,是我一个舅舅的村庄,舅舅五年前死去,他离世时谁也不知。舅舅的五个儿子长年在外打工,修了一栋楼,自己打了一条路。也没人居住。

童年中永远走不稳的滑溜溜的田埂早已经尸首无存,到处都是疯长的灌木丛,我大舅的老儿子现场演绎什么是“筚路蓝缕”,手薅刀砍,我们跌跌撞撞,终于走到了我外祖父母的坟墓上。青烟袅袅,只有乱飞的风一忽儿向东一忽儿向西,恍如隔世。

在上百公里的另一个县的乡村已然崛起,成了城乡结合部,我的堂兄弟姊妹们要么打工要么拿着赔地的钱胡乱混着,没人种地。我的祖父母好像死去了几百年似的,不见一丝踪迹。

我们终于进到了城市,我们在每一个角落里种花种菜,为一丁点阳台楼顶,我们和城管物管斗争,我们贼心不死地制造那可怜巴巴的所谓田园,妄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可是乡村沦陷,田园不在,阳台上哪里种地出变换的四季?牧歌如一丝游魂,只偶尔飘零在某些人不眠的夜里。

今天,这个叫李子柒的小女子,种菜养殖制药烹食,就是一片云彩,也能摘下给自己剪裁一件漂亮的衣衫。她有美好的山岭小溪园子,她在大地上刨食,更像是在大地上写诗。但这只是李子柒的牧歌,像一道细细的山间溪流,一路琤琮, 在她的小院子里汇聚成了一泓远离红尘的幽潭。数一数家史,看一看历史,我们也勤劳我们也灵巧,几千年来,土里刨食,土里掩埋。白云苍狗,黄土漫漫,我们直不起的腰背,我们永不停歇的手……我们没有这样轻吟呢喃唯美的叙事歌谣。

我们心牵李子柒,因为她唱出了我们梦里的牧歌,宛转悠扬而没有了太多的苍凉隐忍和悲情。我们更是心牵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和土地一样的人们,我们想要这广阔苍茫的大地依旧山明水秀,风情旖旎。

在工业化城市化日益推进的今天,李子柒的牧歌会汇成一支宏大的交响乐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0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8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2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72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45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天上午十点不到,爸爸做好米饭和四个菜,让我去吃。这种一天只吃两顿的习惯,在20年开年就被养成。爸爸喜欢打牌...
    苦笑嫣然阅读 470评论 0 0
  • 未知的新郎 上海市人民医院的最顶层手术室里有一位手握手术刀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主治医生——茉染。她今年30岁,未婚。 ...
    傻女孩_75d4阅读 295评论 0 0
  • 父亲的梦 “今天要来人呢!”父亲一边吃烟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母亲赶忙问:“是谁?”父亲端着水烟瓶,胸有成竹地说:“是...
    eea26da17375阅读 174评论 0 0
  • 学会“优质提问”是本次训练营我们真正渴望得到的技能。 “优质提问”最核心的特征“本质性”,通过优质提问深入挖掘,聚...
    楚楚瑜阅读 687评论 0 3
  • 故里 2020年1月18日离归故里,时至今日,已一月有余,虽甚是喜爱四处风景,但其实,醉美还是家门前那片光影,骨子...
    唐唐安儿阅读 529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