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令人着迷,他们非常重要”。
鲁道夫.谢弗,开篇序言的头一句话,道明了他写作这本书的原因。阅读任何一本书,序言都是不容错过的。它是帮助我们快速走近作者及作品的途径,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了解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切。
一开始入手这本书,是因为朋友推荐,买来翻过几页之后,便被束之高阁,在书架上“吃灰”了。这样一放就是几年,如果不是高级班共读,想来也始终只是随手翻,不会像现在这样抓过来一遍又一遍,细细的读。
下面就用刚刚从李迪老师那里学到的阅读“心动三问”法来剖析一下书的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读儿童心理学?
主观上是因为想要了解儿童,认识儿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哪些困惑,怎样说?怎样做?怎样对待他们是合适的?
客观上我们都曾是儿童,我们也许都已经或将要成为儿童的父母,或者我们是他们的老师,需要每天面对儿童。于是探寻和了解儿童,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可以从自己的孩子出发,乃至于可以从任何更多其他我们想要了解和关注的人出发。
这本书针对儿童心理学都讲了些什么呢?
这是一门年轻且重要的学科。前两章主要在解答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相关的问题,也同时对儿童观的历史做了梳理。
接下来第三章从遗传学基因科学和脑科学的角度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梳理。一个小生命诞生,最初的九个月里,宛如历经了一场核聚变,又由如经历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时至今日最全面的物种进化。在阅读这个章节时,感性上能回忆起曾经的小躁动,而作者则更多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让我们清楚,现如今探索和感知婴幼儿的方法和手段,已经在技术进步下越来越可靠和准确了。
来到第四章就到了本书的核心——建立关系。一个婴儿从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的在建立着各种关系,从与父母的关系,与兄弟姐妹、师长同学、恋人孩子的关系,与一草一木乃至世界的关系…儿童心理学探究的一个核心目的,在我看来就是来探索儿童的生理发展,语言、情绪发展、经历的遭遇等等,对他们有效建立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开篇“儿童主要是从各种关系情境中学习情绪。”就明确印证了这一点,而其中,儿童应该在情绪方面学习些什么,就更不用多说了——“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控制情绪的外在显露”,要注意情绪的表达对他人的影响,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看出他人的情绪”,发现社会规则理解,并能帮助调解他人的情绪,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儿童从认识情绪概念开始,经历对情绪的思考逐渐复杂化和社会化,并产生与人事物的共情,能够换位思考。社会化的情绪发展首先需要理解和获得表达情绪的基本规则,而这些规则大都从父母长辈及最亲近的人身上感知。而来自父母不同的影响,孩子们会显现出三种不同的依恋模式——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投射出父母的情绪表现,这样看来,父母及师长懂得表达自己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很重要?
儿童心理学和哲学绕不开的皮老皮亚杰终于在第六章里粉墨登场。皮亚杰11岁就发表了第一篇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对一只白化鸟的观察》,可见少年有为;青少年时代,他就开始着迷于认知论。足以见得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欲知求,可以让他成为自己所热爱的事执着下去,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他一生多产,创作了50多本书,他与“量表大师”比奈注重标准化和结果不同,他更关注结果是怎样得来的。
皮亚杰看来儿童是一个特殊人群,他们不同于成人,对世界的大多数认知还非常依赖于身边成人带来的影响,要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等成人对许多问题看法的解读,就需要创设他们理解世界的环境,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阿甘正传中阿甘有一句形容自己妈妈的台词,说:“妈妈总是能用我听得懂的话来向我解释这个世界。” 这句话的前半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The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修正与批判的内容较多,一是说他对幼年的儿童发展过度悲观,二是就阶段年龄上有偏差。但不能忽视的是他建构起了儿童认知发展的框架和内容,才让后入有可以拿来修正与批判的内容。
老皮的许多理论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然而细看还是有很多新发现。他相较之前的研究者更趋于理性,而且注重真实情境的忠实记录,这就为他的理论带来更多可研究性。所以后来有如马修斯和高普尼克这般叫嚣要来批判和修正,树大招风嘛,要挑战当然得是最权威的才行呀~
再说点实际的:若只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的“图式”“顺应与同化”“平衡与不平衡”,似乎只知皮毛;鲁道夫同志非常细致的整理总结了其理论基本特点供读者参考与思考:
皮亚杰相信
1.智力,是从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性动作模式开始的(那么问题来了,这套动作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好吧,不扯远了);
2.知识是通过儿童—环境相互作用而构建(著名的“建构理论”);
3.智力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对环境更精确和更复杂的调整过程。(通过顺应和同化使认知达到平衡的整个过程);
其中皮亚杰强调,只有在认知的“新情况与儿童已熟悉的情况相差不是太大时,才有可能发生认知过程。
辩证来看老皮的理论:
首先它是儿童发展理论中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的理论,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强指导意义。它强调儿童与成人有着本质不同,教学方法上应充分尊重儿童的自我参与和探索,教育者一定要提供可以动手的工具给处于探索学习中的孩子。
其次,他对幼儿不同阶段能力的发展,以及观察幼儿在处理现实问题时所反应出的各种表征做了详细记录,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源。
然而他对年幼的孩子的处理现实问题能力估计不足,情感发展也认为他们的发展要更加靠后,这些都在后来者的研究中有过批判和修正。其实:社会背景;对大人意图的理解与共情;采用的步骤及测量方法,这些条件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第七章 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生活在同一时期,一个在瑞典,一个在俄国,他们都认可儿童的发展离不开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只是皮亚杰先森更看重个体与玩具、工具等的作用,而维先森更看重社会因素的影响。
头一回知道维果斯基其实本人英年早逝,很多理论的补充完善,是有后来者进行了扩充与延伸(是不是刚好和皮亚杰相反,哈,这是为什么呢?......此处省略一篇论文)维果斯基的理论他自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后人在其基础上延展拓展的有巴巴拉.罗格夫,提出了“指导性参与”的概念,更加准确的描述了“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是如何呈现的,在教学中成人或教练的作用被凸现出来,使得幼儿呈现出维果斯基所描述的“学徒”角色。另一位戴维.伍德,更进一步提出了“脚手架”的概念。伍德也明确界定了脚手架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多少问题。由此,教学过程被看成是成人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适时予以帮助的过程,教学活动被看成是一个合作性的活动,其中的互助性发展出现在所提倡的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模式。
第八章把儿童作为信息加工者的角度来看待——作者阐述的是有关儿童是如何进行信息处理加工的,基本特点及要素。两个方面:第一,运用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来类比人脑对信息的处理,从软硬件的角度来分析阐述,很清晰。说不同的是,人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远远超越计算机,所以,这个类比让人有细思极恐的感觉...第二,思维的发展。思维过程的发展最明显的一个表征之一就是语言。鲁道夫所表达的,似乎是——年幼的孩子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会反过来,不断运用语言去进行思维的建构,啊哦,建构主义中毒太深,哈哈。
其中总结儿童用于表达自身的符号表征:语言、游戏和绘画——
1.表征是工具,伴随儿童思维的发展;
2.我们借助表征才可以回忆和期待,正是这一点区别让智人胜了尼安德特人;
3.语言是对表征对象的抽象化,这是儿童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志;
4.表征的灵活性:使得儿童能够产生各种想象与创意;
5.表征符合的可分享与可私有:用语言举例就是,可以收版税,也可以写日记。
儿童对于生死的看法在皮亚杰的论点假设中是单一概念,但后来的学者将这些概念细分出成长、繁殖、自主运动、遗传和发展改变等次级概念。脚本建构解释了为什么3-4岁儿童喜欢重复,也解释了我们对生活不确定感的天生无好感——“使生活具有一种可预测性,让我们安心。”自传式记忆的小节中提到语言互动,庆幸自己和孩子渐渐能够一边阅读一边讨论,好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
讲到第九章——语言发展,语言的部分对儿童的整体发展特别重要,其实前面章节作者已经不止一次提到儿童语言的运用,然而单独一章作为整体梳理 足以说明它对童年影响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语言的作用作者认为主要有三个:用来交流的符号;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起到对自我行为和情绪等的调节作用。
好的语言影响力会带来美好的感受。这里延伸想到关于“命名”的重要,每个人的名字,是一种语言符号,也似乎代表着某种价值图腾;看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每次看到小白龙说想起自己的名字时都忍不住有想哭的冲动,自己的名字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与价值认同,小白龙忘却了自己的名字,那该是有多么迷失和彷徨啊!
对于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我语言”,也就是孩子会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时期,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相信现如今大家会更加认同维果斯基的“内化论”,而非皮亚杰的“退去论”吧!
第九章讲到关于早期语言发展的Genie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让人感受到教育功利性的问题。关于Genie,只短短数语,却对苏珊.科蒂肃然起敬。比起资深的专家她只是一个普通研究生,没有那些所谓资历、经验,但能潜心下来真正打算帮助Genie的只有她一个,而其他人或许只是看到背后的意义。联想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果莎莉文老师不是真心想要帮助小海伦,她会不会也和其他之前的教师一样,坚持不下去。教育本身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
最后一章节的内容探讨了关于自我建构、性别感和个体身份认同感以及发展连续性的话题。对于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作者强调自身绝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需要外界环境的配合;外部环境尤其是家庭正向的配合对于儿童自我模式的建立有积极作用。同时,儿童早期便会形成对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一点父母很早就需警惕,在观察父母的行为模式上、玩乐父母为他们准备的玩具时、以及玩伴们的影响都会对孩子形成男女刻板印象造成影响。
可见,书中的每一个部分被单独拎出来都是一个不小的话题。
这一本读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内容确实很丰富,太丰富了!期待自己对内容理解能更透彻些。无需过度紧张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慢慢将书中内容吸收内化、交流分享,去生活和教学中去实践,再来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