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王小波先生在他的著作(应该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提到过对‘读书’这个词的理解。
王小波先生认为,读书的关键在【读】这个字,好的文字是优美的,是需要读出来的,不管是默读,还是发声,读着是一种享受。他推荐了《情人》这本中篇小说,王道乾先生的翻译本,其中的文句非常优美,细细读来,如沐春风。
此后,我也去拜读了一下,倒是有些浅薄的理解了王小波先生口中所谓的‘读书’。
有些文句慢慢读来的感觉,和看过去有天差地别。
受此启发,我写了《颓废至死》,其中的文句,或许比不上大师,但对目前的我来说尚可,慢慢品读,有一股平淡、浅浅的颓然韵味在其中。
写《颓废致死》的过程中,我大体感觉到了什么是文风。
文风是句子的韵味,要慢下来读一读,才能比较明显的感觉出来。
如今,我认真写,大体能写出一点微微伤感的文风。
当然,像这种随笔,还不算认真写,谈不上什么文风,最多算是‘流水风’。我本人虽有一些悲情的见解,但人还是喜欢快乐一点的,最近也是打算找点欢快的文字【读一读】,感受一下另一种文风。
看书与读书是不同的。
读书,要慢下来,读的主体是句子,感受文字、句子的韵味,感受句子的能量和优美。
看书,是一个比较快速的过程,主体是文章的宏观内容,去看一个观点思想,或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两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大多需用来读,越读越知味;现下的白话推文多以看为主,就像我这篇,洋洋洒洒几百字,也就是说了个观点。
当然,读书与看书,文句与内容,并非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增量。一篇文章有那么两句能够品读的句子,无疑是画龙点睛的;句子中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思想,能量自然更是巨大。
王小波先生推荐的译本《情人》,可以说是现代的诗组成的故事,长短句、起伏错落,读来倍感享受,这一点上倒是让我想到了古龙大师。文章体裁中,散文是最追求文句的韵味,没有文风的作者,写不出好散文,而古龙大师以散文对文字的手法写精彩的故事,令人叹服。
不过,我们日常接触的文字,即便是优秀的经典,大抵也是偏以精彩的思考和故事为主,作为读者要懂得看与读结合,快与慢结合,才能更好、更有效率的吸收一篇文章或是一部作品。
而作为创作者也要学会兼顾两者,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我是拾年,愿你我成为更好的创作者和读者……
话说回来,这篇文章居然没写出一句可以读的句子,那就放一段《情人》的文句吧,沉下心读过去,不要看过去。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容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