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乡街

文/胡卓明

去寻甸工地沟通设计细节,巧遇赶街。四面八方的老乡逢街天就带上家里的鸡、鸭、鹅、狗,或各式土货,如土鸡蛋,蜂蜜,火腿,香肠,腊肉来到集市摆摊设点。每次赶街最爱的都是一些老乡制作的手工制品,比如在圭山赶街时带回的草帽,在红河州绿春县赶街时带回的小土碗,在宜良赶街时带回的木制笔架,在楚雄光禄古镇赶街时带回的竹篮,环顾家里,发现许多物品都是在云南各地赶街时带回的,文山的酒壶,曲靖的油灯,玉溪的酒碗,海宜镇的土麻布小包,大理喜洲的扎染桌布,太多,没法一一列举。喜爱这一类乡土气十足的手工制品。今在寻甸赶街时发现了一个带盖的背篓,十分喜爱,赶各地的乡街子时买过许多竹编制品,但像今天这种细致工艺的手工竹编工艺,确不多见。因是去时所见,不便一直拿着,索性只是询询价就放下了,却不知回返之时,那个背篓已被卖出,心有不甘,又从街头走到街尾,不断寻找,询问。看见来赶街的男男女女都背着同等样式的背篓,但背篓的表面都被岁月包了浆,色彩变得深沉、亮丽,着实比新器物喜人得多。最后在一条背街上找到了相同样式的背篓,花了65元钱高兴的拿下,在不远处发现了用黑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背心,穿上一试,十足的米兰时装秀场范,旁有三、四个老乡七嘴八舌的介绍着此件背心的制作工艺及所花费的时间,最后还打出了情怀牌,“我们这些老奶,老倌儿,也不容易,花了整整的两个工,四、五天的时间才做出这件羊皮背心呢,又不贵,你就跟老奶奶买着去了。”每次逢这招我一定会缴械投降,立马付钱。旁又有一位老人跑到我面前说:“来跟老奶奶买买这些土鸡蛋。”一看老人七老八十了,独自在寒风中卖着鸡蛋,有丝不忍,又跟老人家买了些鸡蛋。

    逛完集市返回之时,小琴琴用极其惊讶的言语大呼:“小白白,你买了些什么。”把自己的战利品拿出给小琴琴看还嘱咐到“小琴琴,你也去买一个竹背篓吧,编制的那么好,才65元,实在太值得了。要费多少手工才能编好,回到工作室找来些干花,枯枝插进背篓里,真的美极了。”其实自己还是有一份没有说出口的小心思,希望每次偶遇之时,都能带回一、两件此类器物,看似无用,却写满了烟火气十足的质朴之味。也能让这些老人多一点点收入,能继续着这些手作工艺。而不能让他们断代,或把他们放进所谓的文创社区,用高额的价格出售。他们的生命力一定属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

2017年3月3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母亲 入画。 1.日 屋檐下 外 黑底白字(五十年前) 母亲腊梅拉着两个女儿的手站在屋檐下躲雨。 母亲用眼神示...
    植物姥阅读 4,005评论 0 0
  • 每天一练
    紫蝶queen阅读 1,885评论 0 1
  • 写作之初认识的老朋友:南小汪,80后青年作家,江苏东台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曾在中纪委工作6年,现定居香港,供...
    齐帆齐阅读 5,798评论 7 46
  • 国庆假的最后几天,大多数小伙伴们都启程回学校,大四的国庆假,过得有得没的,本来平日里就没什么课,也就天天都是长假了...
    崔莽子阅读 5,542评论 1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