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与惯性

为什么会有拖延?是因为潜意识里不想做!

如果想做什么了,一有时间就赶快行动起来。Just do it 就对了。

想到了就开始去做。

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待办清单,紧要而简单的,一般耗时较少,可以最快解决它,这样会比较有成就感。一天中完成重要的事情多了,会比较愉悦。

对于紧要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以把任务拆解为一个个子任务,每天花些时间完成一点,一直跟踪,直到最终彻底完成为止。

还有很多琐碎的无关紧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或者推迟做。时间有限,要学会抓重点,懂得做减法。

万事开头难,但是一旦事情真正启动了,也就不那么难了,就像火车发动需要一个启动时间,火车跑起来后想要停下也要一个缓冲时间,不可能说停就停的,这就是惯性,我们做事情也是这样,大脑一旦启动,想要停下来,也需要缓冲时间。比如你本打算跑步二十分钟,但真正跑起来后,你会觉得跑步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最终你可能跑了三十分钟,四十分钟,或者更长时间。

要利用惯性这个特点,为我们服务。

再有,可以根据目标反推实施计划,给事情一个期限,也就是Deadline,或者如果没有不好意思的话,可以在朋友圈等平台宣告计划,从而给自己更多信心,也给周围人监督你的机会,这样可以促进你更好地完成任务。

做事要有决心,要有计划,要能实施,与其给事情一个开始时间,不如给事情一个最后开始时间,也就是说超过了最后开始时间就不要做那件事情了,这样的话,重要的事情你就会特别注意,从而避免永远不启动任务的开始。这也是利用拖延症的特点。

总之,利用惯性,利用拖延症的特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做事情。

2024.01.22 19:56

上海 虹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