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早年受苦,中年受苦,到了晚年还是受苦。
这世间有太多的人,没有享过一天福,没有拥有过一丝的好运,一辈子都匆匆忙忙,劳劳碌碌,到最后也不知道获得了什么。
有一些临近晚年的中老年人认为,忙碌了一辈子,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福气满满,反而是身体的疾病越来越多,满是遗憾。
有一些早已淡然的中老年人觉得,人这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又何必过分纠结呢?再苦再累,也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每个人到头来都一样。
有一些依旧打零工的中老年人觉得,工作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就可以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反正自己也不在乎了。
......
从“二八定律”的角度来看,这世间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人,没有享受过福气,只能痛苦到老。没办法,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当中,任何人都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
不要觉得前半生苦了,后半生就一定会苦尽甘来。也许,过了60岁,60后的苦才刚刚开始。
02
60后晚年的不幸,从60岁那年开始。
我们都认为,早年贫穷没钱,特别难。中年烦心事很多,特别难。唯有自己到了退休的年纪了,才会逐渐活回正常的模样。
像这种观点,在内卷没有那么严重的时候,那是成立的。而在今时今日,内卷如此严重,这种想法就真的难以实现了。
内卷,不仅是年轻人的事儿,也不仅是中年人的事儿,更是晚年人的事儿。因为资源就那么多,而退休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内卷中的竞争就愈发激烈了。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数据,要想在城市当中体面地养老,那我们至少需要163万。
这个数据,谁也不知道它的准确性。但它大致反映了一个现象,如今养老的费用,也许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在几年前,很多人都觉得只需要存款十几万,就能安心养老了,到处去享受生活了,如今竟然要存款上百万,未来岂不是要更多的存款吗?
很遗憾地说,60后,终究要成为晚年内卷的第一代人。如今的60后,已经奔六了,他们所引起的“退休潮”,也让养老的费用,水涨船高。这,无法避免。
03
60后的晚年压力,还跟儿女有关。
有这么一句俗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每一位父母,都会为了儿女的生活着想。尤其是60后这一代人,基本把人生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儿女,只给自己留下满面沧桑。
在他们看来,自己苦不要紧,只要孩子不辛苦,孩子能够幸福,那就足够了。
内卷还未加剧的时候,他们可以让儿女衣食无忧,安稳生活。而在内卷加剧的今天,别说60后愈发窘迫了,就连他们的儿女,也过得比较艰难。
就拿“结婚”这件事来说,你觉得60后的儿女,90后,买得起房子,找得到对象,办得起婚礼,能否成家立业呢?
很遗憾地说,大部分的年轻人,没有父母的支持,那是无法成家立业的。不然,啃老就不会成为常态,也不会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60后,重新成为房奴,重新为儿女背负债款,这都是特别常见的情况。他们可以避免吗?无法避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帮儿女,就没有人会来帮他们了。
想起这么一句诗:“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也许,60后成为了那奉献一生的春蝉,到老去的那一天,依旧不幸福。
04
如今的养老,为什么那么难呢?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
你要养老,别人也要养老。你要为孩子付出,他也要为孩子付出。这种“死循环”继续下去,那我们的付出,就会得到极少的回报,内耗过多,内卷激烈,毫无安稳可言。
之所以我们要重视“内卷”,就是因为“内卷”二字,就是造成当下中年危机以及晚年危机的根源。
到底,什么是内卷呢?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稀少的资源中争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你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付出,才能得到一丁点的资源。
60后,也应该能感受到。如果自己不是编制内的职工,那生活就一定不轻松。因为没有编制的保障,那你就无法逃避内卷,也无法逃离内卷的漩涡。
有一位研究者认为,老龄化在加剧,老年人也要竞争,他们的晚年照样不能停歇下来。
对此,逐渐老去的60后,该如何应对未来的晚年生活呢?不妨做到这四点,多存钱,勤锻炼,低欲望,保平安。
做不到大富大贵,那就降低自己的欲望。做不到快乐,那就让自己平安、健康。这,才是人生之正道。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