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
高粱产地内蒙古粒大而坚实的“一把抓”高粱,粗蛋白7-12%;
大米产地河南新乡,粗蛋白7-9%;
小麦产地河南新乡、南阳,粗蛋白8-12%;
玉米产地东北黄玉米、白玉米、糯玉米、粳玉米,酿酒玉米一般是糯玉米;粗蛋白10-12%;玉米(去胚芽含量控制在8%以内);
苹果、高粱60%、大米20%、玉米20%;
要求:原粮固态发酵
原粮技术的使用;原粮是整颗的粮食,可以用气爆技术,将高粱、大米、玉米气爆--打量水--降温--伴曲--堆积--伴曲--入窖发酵;
或者尝试:高粱、大米、玉米为主、除玉米要求粉碎成能通过2.0mm筛孔的占3/4外,其他原料均为整粒使用;
泡料高梁必须用温水完全浸泡18-24h;大米要求浸泡2-3h,再沥干表面水分、利于打喷:玉米用40-60℃温水浸泡4-6h、要求润料充分、均匀、不流水;
原料清蒸滤干水的高梁、圆汽清蒸20min,打第一次喷、即边打散料块、边喷水(使高梁受水均匀):再蒸40min打二次喷;然后加进大米、玉米,铺在高梁上,可进行再次打喷。要求90%以上开花、原料干爽,孰而不腻、内无生心;
2、要求:原生态零添加
(1)原料我们从种植基地合作、从生产到检测、到储存,杜绝农药和化学药品对原料造成的污染;
采用原粮生产,增加一道清洗工序,除去粮粒表面的异杂物及邪杂气体;
(2)确保零添加,不添加任何香料、甜味剂、食用酒精、确保微生物自然发酵;
(3)确保无塑化剂、接酒桶、输酒管、酒泵、封缸的用品不用塑料;
(4)选择了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最高的玻璃,我们从玻璃材料中的乳浊玻璃、普通玻璃、高白料玻璃、晶白料玻璃选择的工艺要求最高的晶白料做为我们的第一款内测的酒瓶材料;
(5)对糠壳、水分、温度、酸度、糟醅、淀粉、曲药等一系列要素进行模块化;
生产中可以对糠壳、水分、温度、酸度、糟醅、淀粉、曲药等一系列要素按照“七因”(因时、因地、因窖、因糟、因甑、因料、因味)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即通过对物系的调整实现三相变化调控,以及氧含量和温度的调节,通过人为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外界条件,以及增减或改变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方式,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同时通过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优化发酵过程,实现发酵微生态功能性物质、能量、信息的有效传递,确保酿造微生态系统平衡,以生产出安全、健康、优质、高产、低耗的产品!
3、图示为原料高粱60%、大米20%玉米20%、原料粉碎为小米颗粒、细分不超过20%、曲粉碎为绿豆大小、粉碎度随季节调整,投料高粱1200斤、大米400斤、玉米400斤为参考对象、润料条件、糊化后泼水量、入窖条件、参考数据;根据参考完善我们自己的春、夏、秋、冬数据;
如图所示:可以尝试三茬酒
3、质量控制要求
(1)固态发酵高温曲与中温曲配合使用,纯种小麦制曲,适当的应用高温大曲;地温保持在10度左右,最高不超过15度,入缸水分52.5-54,酸度在1.5以下,采用偏重亚硫酸钠(其二氧化硫含量约为50%)作为发酵缸的杀菌剂(使用中避免沾染铁器);控制水分、酸度,保证低温缓慢发酵,保证温度前缓、中挺、后缓落,控制好蒸馏的装甑的关键工序;
(2)酒罐不锈钢选择食品级304、接酒用不锈钢酒罐、蒸汽管道都用304食品级不锈钢;封缸用封缸牛皮纸,不接触塑料;产品无塑化剂;
(3)每一批酒必须化验合格,42度降度技术;保证无添加剂、无甜味剂、无塑化剂、无铅、无锰、无农药残留;
(4)一般情况,水果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果胶质,用来酿酒的时候需要使用果胶酶,对果胶质进行分解,不然水果酒中甲醇含量容易超标。苹果可以进行渣和液体分离,苹果渣发酵、液体二次发酵、或者蒸馏或者自然澄清,作为调配酒;甲醇含量控制0.15以内;
(5)控制浑浊的源头:发酵避免高温极速发酵、蒸馏火候缓火蒸馏、加浆用水软化处理、储存、疏送管道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禁止塑料瓶、桶、铁、铝类材质也不用、不加任何香料
4、苦味去除
苦味白酒中的苦味物质有糠醛、杂醇油、酪醇、丙烯醛、酚类化合物等;
糠醛糠醛主要是辅料谷糠中多缩戊糖在遇高温和发酵中产生,解决措施是按工艺清蒸谷壳,以及白酒蒸馏时掐头去尾;
杂醇油杂醇油由氨基酸脱氨分解生成,其产生原主要是原料中蛋白质过剩,解决措施是选择蛋白质适量的原料(8%左右为宜);
酪醇路醇通常是增醅干干燥、窖内空气多,酵母菌繁殖过量、大量酵母菌自溶后生成,解决措施包括稳准配料,使糟醅熟而不膩、疏松不糙,采用合理封窖方式等;
丙烯醛丙烯醛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共同作用生成,解决措施主要是减少杂菌污染;
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是原料中过多的单宁分解形成,解决措施是选择单宁适量(0.5%~2.0%)的原料;
此外,当用曲(特别是储存期短的中温曲)量大时,发酵升温过猛,迅速超过酵母菌的适宜温度(28℃~32℃),导致主发酵期短,使产出的酒醇甜感差、显燥、有苦涩味:解决措施是按不同季节,掌握好用曲量(单粮18%~22%,多粮20%~25%);
大汽蒸馏,使许多带有苦味高沸点的物质进入酒中,防止措施是严格执行缓火蒸馏,中温流酒的操作要求。
(1)原料控制、控制蛋白质含量在8%左右、控制脂肪含量在4%以内;
(2)、掌握好用曲的量、根据季节、温度适应性调整;按工艺清蒸谷壳,以及白酒蒸馏时掐头去尾;
(3)、控制入窖温度、酸度、水分、糠壳、糟醅、淀粉、大曲;稳准配料,使糟醅熟而不膩、疏松不糙,采用合理封窖方式等;
(4)、严格执行缓火蒸馏、中温流酒的操作;
(5)、非常重要的一点、减少杂菌的污染;搞好现场及环境的卫生;
(6)、糠壳使用中需要因时令、因位置、因窖池、因糟醅、因甑容、因物料、因口味需要进行调节:因时、因料配糠、因料分段配糠;总体原则:使窖内温度实现前缓-中挺-后缓落,出窖母糟柔熟不腻、疏松不糙。
(7)、水分、温度、酸度、淀粉、大曲、糠壳、糟醅
因时(因时配糠、环境温度、发酵期长短、踩窖控酸、抬盘冲酸)、
因地(窖池位置、地理环境温度、气节变化)、
因糟(因糟添水、糟层、出窖酸度、水分、因糟层控制入窖温度、多因制宜调糟比、因糟调整配料)、
因窖(深浅、位置)
因料(出窖水分因料调减、因料配糠、分段配糠、原粮、粉粮、入窖淀粉、因料调节温度、原粮的温度的控制、因料调整拌曲温度、投粮的数量、量水的数量、因料调整淀粉界面、七因制宜调整淀粉比例、因酸度调整曲质、七因制宜调整曲比)
因甑(甑灶容积)
因味(基酒质量、调味糟醅、因味道调整淀粉种类(高粱香、大米醇、玉米甜、小麦冲、))
5、原料与质量影响:
(1)、杂醇油由氨基酸脱氨分解生成,其产生原主要是原料中蛋白质过剩,解决措施是选择蛋白质适量的原料(8%左右为宜);杂醇油要控制尽量降低;
(2)、酚类化合物是原料中过多的单宁分解形成,解决措施是选择单宁适量(0.5%~2.0%)的原料;
(3)、此外,当用曲(特别是储存期短的中温曲》量大时,发酵升温过猛,迅速超过酵母菌的适宜温度(28℃~32℃),导致主发酵期短,使产出的酒醇甜感差、显燥、有苦涩味:解决措施是按不同季节,掌握好用曲量;
(4)、大汽蒸馏,使许多带有苦味高沸点的物质进入酒中,防止措施是严格执行缓火蒸馏,中温流酒的操作要求。截酒头2.5KG,3-4KG每分钟,流酒温度25-35度头 原酒、 38度截酒尾;
(5)、油味与白酒风味极不相容,产生原因多为采用了脂防含量高的原料(如木脱胚玉米)且用量过大,在发酵中产生较多高级脂防酸及其酯类。解决措施主要是控制原料中脂肪含量(4%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