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学生入学,我教1701-1705班古典文学。那时我刚开始进行翻转课堂课题研究,常进行各种教学尝试,学生们的回应和支持给了我信心。2019年,历时一年半的古典文学课程结束,我申请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师。
虽说学生是熟悉的,不用再经历怀疑、试探、摸索、适应的艰难过程,但课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教法、新形势。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买了几十本教学法的书,细心研究课标,解读教材,向老教师学习,与同课头老师探讨。线上,我在中国大学慕课APP中选听“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课程,线下我了解如今小学教改方向。我随时记录,及时整理,一有好想法,我立刻在课堂中实施。
日常教学之外,我遭遇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这次我以辅导老师的身份参加比赛。参赛学生要完成讲课、钢笔字、简笔画三项比赛,讲课占八十分,后两项各十分。讲课的分量显而易见——必须把课打造精彩,才能赢得比赛。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李主任、我、张颖、刘文慧几乎是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投注在课上——每天备课、讲课、听课、评课。寻找切入点,构建框架,选择教学语言,每一项都需要认真考量、仔细斟酌。精彩是目标,在到达之前,一路都要披荆斩棘,每一步都是枯燥和琐碎。
为了准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我每天坚持早晚吟诵诗歌,重读《人间最美是清秋——王维传》,整理十数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赏析解读,细品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终于在国庆节小长假完成备课。重阳节后第二天,我举办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讲座,在大二学生中间验证我的课。张主任说课不贴近生活,学生不能产生共鸣。朝东说没找到感觉。几经增删,课终于定型。我把教案交给张颖,人如其名,她颖悟且努力,几遍下来就把课讲得行云流水。
为了让课接地气,我们请复旦小学张艳萍老师把关,张老师提了很多建议,课从偏重赏析到读写结合,从凸显人文性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我通过微信将张颖的《荷花》视频课发给毕业生孙晨婕,让她帮忙提意见。晨婕毕业三年,在聂明智校长旗下学校精研教学,从不放弃每一个学习机会,毕业后我与她的每次相遇都是在语文界大咖云集的研讨会上,她执着教育,求知若渴,我非常信任她。工作虽忙,她还是将视频认真看了几遍,并从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细节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凝结着一线教师的经验与智慧,让我很受启发。《荷花》、《火烧云》在读与写的交融互动中,课几乎一气呵成。
大赛如期而至,兄弟院校的选手均非等闲之辈,张颖与刘文慧以出色的表现分别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比赛结果令人欣喜,这是对教学的最好验证,也是对我们努力的丰厚回馈。
但比赛的意义不能仅止于此——比赛应该最大限度服务于教学,从而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比赛不能只打造出两个优秀的参赛选手,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受益。我教的几个班本学期都在讲大赛选的几课,只是因为之前准备教资笔试,大家的课准备得比较粗糙。我让同学们观摩了张颖与刘文慧的课,问他们愿不愿意尝试一下,也算是送自己的一份毕业礼。大多数同学给了我积极的回应,于是我把张颖和文慧的十个教案和课件发给大家,让同学们自主选择。为此我还组织了一场教学比赛,人人参加,先在小组比拼,接着参加班级赛,优胜者将获得荣誉证书。
比赛的准备期为两周,足够让同学们把课讲得像模像样。我也没有闲着,随机抽取同学上台来讲,并适时指导。我设想同学们在毕业之前都能将课讲得精彩,并因此自信从容。
理想是那样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只有少数同学非常珍视这个学习机会,每天早晚练习讲课;一些同学随便讲讲,反正最后班里比赛只有少数同学,将来自己也不一定当老师,何苦费这劲呢!
那天下午上课,我找一位同学上来讲课,她先是推说没准备好,我说我想看看你准备的过程,她便上台了。她讲的是《荷花》,在我印象中她平时讲得很不错,但那天声音却像是从牙缝里挤出,非常勉强。我叫停了她的课,说出我的质疑。她很直截了当地说,她不愿意讲别人的教案,虽然她可以出色地表演,但是她不想这么做。她说那么多人千篇一律地讲课,怎么能够欺骗得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评委呢!她的话让我猝不及防,我感觉自己突然从分享教学成果的给予者变成了简单复制、粗暴命令的压迫者。我说所有的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要想成长就必须经历这个过程。她说我不想经历这个过程,我只想自己慢慢成长。我说我期待你的成长,但我却有些不愉快。
冷静下来后,我反思自己的不愉快。这突然冒出的不愉快可能来自:一、自己的努力被辜负。二、教师的权威被冒犯。三、不得不承认,学生说得没错。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知识绝非他人所能传授,而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我让学生反复练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思考力。我并不希望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东西,如生产流水线产出的思维标准件,整齐划一,中规中矩。
赫钦斯说:“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知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教育中更可贵的是独到见解和探究精神。
想起毛主席劝慰柳亚子的那句诗“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教育者更该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