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情绪价值

第一章 价值交换理论

在刚认识的时候男性根据女性的颜值、身材决定是否接触;女性根据男性的颜值、身高、物质条件决定是否接触。在暧昧期,双方会提出诉求考察对方是否满足,投入更多的沉没成本。直到有一方觉得自己从这段感情里得到比付出的更多,或者认为自己从其他异性的关系里得到的价值更多,这一方就会表白。当另一方也认为自己得到的价值足够多,便会同意表白。确定恋人关系,这就是承诺阶段。从互惠互利阶段进入承诺阶段,双方更注意可持续性,开始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当交集越来越多,配合的越来越默契的时候,便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关于作者的这段话让我对一段情感的建立有了更深的认识,但也有疑问和补充。

初始是“始于颜值”,但是中国这么多的人,真正有高颜值或者中等偏上的也不是很多人,男性和女性基本上是一半一半,那么就是很多人也许并没有非常被最后走到一起的人的颜值和身材所吸引。真正谈恋爱的,更多是通过一个契机,比如课堂、聚会、朋友、项目、活动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个人的性格、爱好、品质、家庭等,只有是有共同的话题有相对一致的三观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大概率是不欢而散。

在恋爱之前,我们都期望对方是一个高大帅气绅士/优雅可爱贴心的,但是具有这样特点的人会选择什么样子的伴侣,而自身是什么条件。大多数人是普普通通的中等水平,那就不要对对方有太高的要求。当然这不是让我们自暴自弃,认清现实后然后付诸行动,有合理的期待值,如果自己身材不太好那可以去努力锻炼身体,不是很漂亮那就学会化妆,甚至是合理的医美。

关于表白,普遍共识是这件事情总是由男生来做的。在暧昧期和恋爱期里,女生似乎总是柔弱和需要保护的一方,是习惯于被动的一方。男生在两个人消费的时候付账单,接送女生,提供情绪价值,那女生为男生提供了什么价值呢?关怀男生的情绪,成为男生“炫耀”的谈资,满足男生的保护欲望和占有欲,和其他异性保持距离等。

或许我的认知还太过浅薄,但这样看来是男生在恋爱过程中付出的更多无论是金钱还是精力,女生还可能会因为男生没有注意好和其他异性的距离、忘记重要节日、不够关怀自己等与男生产生矛盾。

这样的不太平等的付出可能是要持续到结婚之后,孩子的养育、家务活、与各个亲戚的走动等,女生往往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这样看来总体是男生先付出时间和精力追求女生,当结婚之后尤其是生育孩子之后,女生的沉没成本是大于男生的,家庭的许多责任是在女生身上的,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维持。

女生的优势在于其年轻、青春、有吸引力,而男生的优势更多是其物质、性格。随着时间的流逝,女生的价值是在减少的,而男生的价值是在增加的。男生可以向下兼容,女生则比较难。


最近我看到一些校园墙的投稿,也是有些大跌眼镜。一个男生投稿说,舍友的女朋友送了他苹果最新手机作为礼物,抱怨自己的女朋友连8000多的东西都不愿意给自己买。还说没有钱谈什么恋爱。一方面,是男生抱怨自己的女朋友不给自己买高价礼物,这个性格转变让我有一些惊讶。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本身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向伴侣要求高价的礼物都是不太符合常态的。这也说明,上文中我提到的,男生在恋爱和暧昧期付出的更多只能说是普遍认知,现在还有许多是不符合的,社会的思潮是多样的。

这也对广大女生有一个提醒吧,如果在恋爱期男生都不愿意付出,那这段感情的可持续性是存疑的,自己也很容易从这段不成熟的感情中受伤害。这当然不是让女生可以无节制的要求男生付出,无论哪一个阶段双方付出都是在彼此的心理天平上是对等的关系,男生请客吃饭,女生可以买一个小礼物送给对方。很多感情是走不到终点的,那么至少不要在分手的时候男生给女生掰扯花了多少多少钱,对于彼此来说都是再一次的伤害。

很多时候感情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彼此付出多少都是有一个“度”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