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小朋友去家附近商场的游乐场玩耍,想享受一下清闲的亲子时光的,因为现在的商家太会捉住消费者的喜好了。商场里一角设个游乐园,面积不用很大,但多设点游戏项目,比如说索桥,汽球城堡,蹦床,滑梯,沙池等,那客源自然不会愁。
好多人都是办张会员卡,周末或闲时带娃过来,一呆就半天,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最主要的是,自己可以偶尔偷偷懒,娃进游乐园了,门一关是不能随意出来的,那大人在门口不就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了嘛。
但我还是会进去里面陪娃的,不为别的,就怕有个什么意外,不为自己娃想着也得考虑其他娃嘛,谁知道家里的小魔王在这会干出什么呢。
然后也就是在这,让我看到了更多面的人生百态和育儿方式。在这里,有花甲奶奶陪着娃硬着头皮滑下滑的,也有扶着腰的老人猫着身子陪着娃穿过绳索隨道的……,有时候看了不得不心酸。
纵观全场,年轻人带娃都是手机不离手,拍娃的还好,但顾着看手机不管娃的也大有人在。那个满心满眼里都是孩子的,大多数都是老人。
试问一下,有几个年轻人能做得到带娃不玩手机呢?我自觉承认目前还做不到,我还在努力控制在娃面前尽量少拿手机的阶段。
事情也就发生在这,这个游戏场门口还有几台要投币的小游戏机,大多数都是类似摇摇车,打地鼠这种小龄儿童喜欢的游戏项目。我在小朋友结束游乐园出来后,在旁边的自助售币机买了十个游戏币,二块钱一个,玩一次一般要投两个游戏币。
玩了两局,小朋友就说不玩了想回家,我牵着他往回走,经过旋转木马的时候,他就停住了,拉拉我手说,我还想玩这个。我一看,这个木马有三个位,一次投币三个,每次时间大概有三分钟。
我看了下币,还够,但觉得他一个人玩有点浪费,而且他都比较大了,玩旋转木马有点不太适合他,就跟他说,人不够玩不了哦。这时旁边有一位爷爷带着孙女的,应该是小女孩很想玩,在一边观察了很久了,看见我家娃坐上去了才敢走过来也爬上其中一匹马上坐下,我看看她,再看看爷爷没有任何投币的意思,就再问了下自家小朋友,你确定玩这个吗?他点点头。
在我拿币的时候,旁边又过来一位年轻带着两个娃的爸爸,抱着他小儿子坐了过来,然后问了问我和那位爷爷,你们都玩吗?那刚好三个。那爷爷连忙摆手说我们不用,然后把小女孩抱走了。那爸爸也没多想,把他大儿子叫过来往让他坐上最后一个木马位,递给我两硬币。
我也是挺大头的,拿了币就往里面投,机器一启动,音乐一响,那小女孩又跑过来用羡慕的眼神一直忘着,那年轻爸爸问她你想坐吗?小女孩点点头,那爸爸就让他大儿子下来换小女孩上去。
本来,我也以为故事就完了,但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大爷掏出了他的钱包,拿出二块钱一定要塞给那年轻爸爸,搞得我们措手不及。
原来,老人只是不会用手机支付。他买不了币,手机是传统的老人机,他不会上网,不会扫码,出来帮儿子带娃,每个月家用,他也是要求儿子给现金。带娃出来玩,基本上去的地方也都是能给现金的,偏偏这门口的几个游戏机无人看守,所以难倒了他委屈了小女孩。
当然,最后年轻爸爸没有收他钱,一直说着不就一个游戏币的事嘛,别那么认真。老人是感激的,只是内心不平的是我们两个年轻人。
社会在进步,我们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但谁能想到,维系着中间平衡的老人有没有追上这个步伐呢?
不是老人不想进步,试问问,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像照顾自己孩子那样照顾了他们呢?我们一字一句,一言一行在教孩子,但谁也这样耐心教过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