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主持调解的作用与后果初探
作者:奉法如天
2021年2月11日
在诉讼中,作为代理人的律师,是代表一方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活动,而调解则是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以中间人的身份根据掌握的事实,依据法律规定,运用自己的谈判技巧,找到一个使双方当事人都能接受的观点或者利益点,从而使诉争得以解决的方法。
一般的讲,运用调解处理案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诉求,是法院经常采用的一种审理案件的方法之一,而律师作为当事人一方又怎么能够运用调解的手段,使诉争得到解决呢?这是大多数人所存在的疑虑,现在我们就从律师作为当事人一方的角度,分析一下律师如何运用调解的方法处理案件:首先讨论一下调解与诉讼判决的异同。
所谓调解,就是当发生纠纷之后(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损害损赔纠纷等等),当事人在对事实进行认可之后,根据双方的诉讼请求及抗辩主张,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前提下,通过各自妥协、让步,最终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焦点,然后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将双方认同的事实、权利义务关系等利益分配固定下来,从而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方法。
这是运用平和的方法解决诉讼中对抗性矛盾,也是我们经常大力提倡一种解决纠纷方法;而判决则是在发生纠纷以后,当事人将案件起诉至法院,法院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根据庭审中查清的事实,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以判决方式强制地将纠纷加以解决的方法。较之调解相比,判决更能显示出法律的威严与强制作用,但容易使当事人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矛盾的解决,有的案件由于当事人不服法院的判决,一次又一次地上诉,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给当事人造成了讼累,这样不仅不利于纠纷迅速解决,而且还容易引起其他方面问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如果能够运用调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仅可以提高办案质量,节省时间费用,还可以使纠纷彻底得到解决,使社会稳定有秩序。同时,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其次,作为一方当事人代理人的律师,又如何在双方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运用调解的方法使案件争议得以解决呢?第一,律师应仔细地阅读案卷,对案件事实有足够的认识,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当事人地位,存在问题争议的焦点,双方当事人的心理状况、经济条件,争议起因等等做到全面了解(现在也叫尽职调查);第二,认真分析所代理一方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欲达到的目的,达到目的需付出的代价;第三达到目的与代价之间的价值取舍;第四,对方的有利因素及存在的弱点,想要达到的目的,及不能实现这一目的的障碍;第五,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谈判的技巧,在全面分析双方当事人利弊的条件下,与对方当事人进行谈判。
谈判时需注意如下事项:一 首先明白自己通过谈判想要达到的目的;二 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三 讲究谈话的技巧,谈话时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四 提出一个使对方无法回避的不利的事实,先发制人,然后试图站在对方角度,分析案件;五同时也适当暴露一些自己不足,但这种不足不是致命的,而是避重就轻的,为了让对方放松戒备,对你产生信任感;六在对方提出解决方案后,对其方案进行考量,权衡得失;七 留下余地,给对方适当的时间,以从心理上征服对方;八 让对方等待其提出方案后的结果,以利用对方暴露其意图的条件,权衡是否同意或者再行磋商,直至最后达成共识。
以调解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纠纷,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对于有些当事人来说,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于原告来说,由于其期望值较高时,可能就不会同意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纷争。因为他们的诉讼目的是想要法院通过判决,原封不动的支持他们诉讼请求,支持他们提出的主张,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在没有作出判决之前,他们企图是这样结果,这时如果作为代理人的律师,意图通过调解解决案件纠纷的话,可能会有风险。
主要风险为:一 当事人想要得到的期望值很高,代理律师如果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进行调解的话,因他们没有完全满足要求,在调解达成之后,可能会不履行调解协议;二 对代理律师的工作不满意,直接影响到代理律师的收入和声誉;三 如果完全按照所代理方当事人的要求去进行调解,又不能达成调解协议,问题得不到解决;四 通过调解终结案件后,由于当事人丧失了上诉的权力,不能再行上诉,可能会招致当事人因反悔失去上诉权而迁怒于代理律师。
写于2021年2月11日